高血壓
臨床及尸檢資料均表明,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明顯增高。此可能由于高血壓時,動脈壁承受特殊高的壓力,內膜層和內皮細胞層損傷,低密度脂蛋白易于進入動脈壁,并刺激平滑肌細胞增生,引發動脈粥樣硬化。
吸煙
吸煙者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達10~20%,動脈壁內氧合不足,內膜下層脂肪酸合成增多,前列環素釋放減少,血小板易在動脈壁粘附聚集。此外,吸煙還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原蛋白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增高,以致易患動脈粥樣硬化。此外,吸煙時煙霧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作用于心臟和冠狀動脈引起動脈痙攣和心肌受損。
糖尿病
糖尿病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癥或高膽固醇血癥,如再伴有高血壓,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高。糖尿病者還常有血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動性增強。血因子由動脈壁內的細胞產生,該因子的增高表示內膜的病變,血小板活動增加使其易在動脈壁上集聚,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動脈管腔的閉塞。近年來的研究認為胰島素抵抗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型糖尿病病人常有胰島素抵抗及高胰島素血癥伴發冠心病。
肥胖
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患因素。肥胖可導致血漿甘油三酯及膽固醇水平的增高,肥胖者也常伴發高血壓或糖尿病,肥胖者常有胰島素抵抗,因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