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慢性發作性疾病,臨床表現是復雜多樣的,不同類型的癥狀有不同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癲癇發作,也不論其發作程度的輕重,最終都將對人體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其中最主的是對大腦的損傷。
癲癇發作時可因呼吸停止、全身抽搐而造成其他臟器功能的破壞,如癲癇發作時造成頭部外傷、牙齒咬傷及肢體損傷,甚至導致死亡。
對于已經確診的癲癇或反復發作的患者應盡早治療,大量的臨床資料也表明,癲癇的治療開始越早效果越好,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使患者精神、行為、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癲癇患者強調早期治療。
(一)陣攣性癲癇發作如何治療
研究認為,丙戊酸、卡馬西平和苯妥英鈉在單藥治療中效果最好,為道選。但是苯妥英鈉副作用較明顯,如牙齦增生、多毛癥、面部皮膚粗糙、學齡期兒童產生學習困難等,因而使該藥的使用受到限制。
對于5歲以下兒童的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常選用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效果較好,易為兒童耐受,不產生容貌方面的副作用,也不抵制白細胞或引起肝功能異常,但其劑量依賴性的副作用限制了它的應用。如兒童在服藥期間出現運動過度、嗜睡等副作用,可換用其他藥物。
(二)失神發作如何治療
失神發作是全身性癲癇的一種。大多在20歲前停止,起病年齡越大,以后發展為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的機會越多。
失神發作首選丙戊酸和乙琥胺兩藥的療效近似,一般單純失神發作首選乙琥胺,當其療效不佳時,可用丙戊酸,兩者亦可合用。如果失神發作伴有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首選丙戊酸。
值得注意的是,丙戊酸具有肝臟方面的毒性反應,對于3歲以下的兒童應將兩藥合用,但是,兩藥合用會使乙琥胺血清濃度增高,以致出現臨床中毒癥狀,因此,應減少乙琥胺的劑量,并定期檢測血藥濃度,防止產生中毒反應。
(三)部分性發作如何治療
部分性發作,尤其是復雜部分性發作,首選藥物為卡馬西平。卡馬西平的鎮靜作用沒有撲癇酮那樣強,其在血漿中的半衰較短,按一定劑量服藥4—6天后,血漿濃度即達到穩定狀態。
服藥后24小時內就可以對神經系統發生最大作用。因為卡馬西平本身存在自身誘導的問題,因此在服藥數月后,已經穩定的血漿濃度有下降趨勢。
卡馬西平血漿濃度超過一定程度就可引起副作用,如眼球震顫、視覺模糊、眩暈、共濟失調和平衡障礙,以及頭痛,應該引起注意。其他還可引起皮疹、再生障礙性貧血、肝功能損害等副作用。
在治療過程中,如果要換藥,可選用苯妥英鈉、撲癇酮、丙戊酸,托吡酯、加巴噴丁、拉莫三嗪等。
(四)腦出血所致癲癇如何治療
腦出血可導致癲癇發作,但發作的時間、類型和發生機制不同,治療上也有所差異。 早期發作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注意改善腦供血和積極防治腦水腫,同時根據癲癇發作類型,使用一定的抗癲癇藥以控制發作,一般在2—4周后可逐漸停藥。
因腦出血急性期以后,導致癲癇發作的因素如腦血管痙攣、顱高壓等逐漸消除,無需長期抗癲癇治療。況且,長期服藥對抗癲癇無幫助,且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
晚期發作在腦內已存在致癇灶,必須按繼發性癲癇的正規抗癲癇方案治療,可選用卡馬西平或丙戊酸鎂長期服用,甚至終身服用。如已發展為難治性癲癇經藥物控制無效且能夠確定致癇灶者可進行外科手術切除。
(五)外傷性癲癇如何治療
顱腦損傷后癲癇發生率高,且對病人生命及生活質量有較大影響。根據外傷后發生癲癇的時間將癲癇分為早期癲癇和晚期癲癇,一般以傷后1—2周為分期界限。
外傷后早期癲癇的治療,在急性期應盡早徹底清除顱內血腫,消除壞死腦組織,嚴密縫合或修補硬膜,保護腦和軟腦膜的血液供應,防止創口感染。
對開放性顱骨骨折應認真清除,嚴格消毒,變開放性骨折為閉合性骨折。這些處理可減少疤痕形成,是預防晚期癲癇的一項重要措施。
在藥物治療方面,應給予降顱壓、預防感染、解除血管痙攣、補液等治療,許多研究表明,早期抗癇治療對預防早期發作是有效的,但不能降低晚期癲癇發生率及死亡率。
目前新的抗癲癇藥物有氨已烯酸、加巴噴丁、托吡酯、拉莫三嗪,它們具有不同的抗癇機制,可調節興奮性與抵制性氨基酸遞質濃度,阻止癲癇的發作。對于第一代抗癲癇藥物預防失敗后,可以嘗試使用新藥。如使用自由基消除劑及阻止疤痕形成的藥物。
對于外傷后晚期癲癇的治療,應根據發作類型選擇抗癲癇藥物,一般來說,經過嚴格的正規抗癲癇治療,2/3病人的發作能獲得滿意的控制。
同時由于外傷后晚期癲癇具有自然痊愈的趨,因此臨床上不要輕易選擇手術治療。
外傷后晚期癲癇有以下情況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1、在正規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情況下,仍不能控制發作,一周內有一次以上發作或明顯加重者。
2、臨床、腦電圖以及影像學檢查有局部癲癇灶者。
3、病灶切除后不會引起或加重原有的神經功能障礙者。
(六)酒精中毒相關性癲癇如何治療
飲酒過度會導致酒精中毒,甚則導致癲癇發作。由于酒精中毒相關性癲癇發作的原因及臨床類型不同,治療也因人而異。
對那些與戒酒綜合征關系密切的癲癇發作,不主張過早使用抗癲癇藥物,而對反復發作,尤其是既往有類似發作史的患者,可考慮進行系統抗癲癇治療。勞拉西泮、卡馬西平對酒精中毒引起的癲癇發作有效。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酒精依賴者常常不能嚴格按醫囑服藥,且他們的飲酒行為常干擾抗癲癇藥的代謝,影響治療效果。所以,有條件者可定期進行血藥濃度監測,以便及時調整藥物。
(七)月經性癲癇如何治療
對月經性癲癇所用藥物與大發作相似,丙戊酸類、巴比妥類、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均可選用。由于月經性癲癇在發作時間上有其特點,因此在藥物的使用方法上與其他各型癲癇有不同之處。
對于僅在月經期發作,而其他時間從來不發作的癲癇,可在每次月經來潮之前數日開始服用抗癲癇劑,月經過后漸停藥,平時可不服用。
對于平時也有發作,而月經期發作明顯增多,難以控制發作的病人,需服用常規劑量抗癲癇劑,月經期可將抗癲癇藥量增加幾倍,月經過后再恢復常規量。
溫馨提示
癲癇發作時呼吸暫停、腦細胞缺氧、水腫,也可加重腦細胞的損傷。這些腦細胞的損傷,不但可引起癲癇病人的記憶障礙、性格改變、智力下降,而且還可使癲癇發作更加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