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補氣止癇法,這種方法常在癲癇病休止期使用。尤其病人見有面色發黃、形體消瘦,經常出汗,食欲不振等癥狀時較為適用。
或是輕微抽搐,間隔時間較長,局部肌肉抽動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健脾益氣雖然不能直接祛風、化痰,但中醫認為培土可以抑木,就是說脾胃強壯了,可以抑制肝風的蠢動。
另外脾胃健旺了,濕痰也可以減少。所以在臨床上應用健脾的藥物后,可以看到病人面色逐漸紅潤,精神好轉,食量增加,體質增強,從而使癲癇的發作次數慢慢減少。
常用的健脾藥物有黨參、黃芪、茯苓、白 術、黃精、玉竹、山藥、薏苡仁、甘草等。
中焦脾胃功能失調是癲癇發病的病機要點之一。臨床調理脾胃非常重要,大凡臨床治癇常用的益氣、行氣、降逆、化痰、消積、清熱等法,均有賴于中焦脾胃功能的調理。另外飲食調護也是中醫治癇的重要內容,臨床不可小視。
補益法多用于癇病的休止期和急性期以虛證為主要表現者。其中以益氣法和滋陰法運用較多,且常與化痰、活血、通腑、熄風馬牛不相及等法合用。
如果發作期或病情發展發現脫證多以參附湯、獨參湯急煎鼻飼或參附注射液、生脈注射液靜脈點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