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指由腦部神經元的過度放電引起的一種急性、反復發作、陣發性的大腦功能紊亂,表現為意識、運動、植物神經和精神障礙。癲癇發作是神經內科的常見急癥,可見于任何年齡,但以兒童和青少年的發病率最高。癲癇發作突然,特別是大發作,必須采取緊急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若錯過時機或處理不當,常可危及生命。那么癲癇突然發作怎么辦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癲癇突然發作怎么辦?
第一步
癲癇患者出現異樣或突然意識喪失時,切記不要離開病房,對呼叫其他人員共同參與救助。不要害怕下突然自己跑掉,亦或是不知所措六神無主的傻愣著。
第二步
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例,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因為,這樣可以保持生命體征的維持。
第三步
防止墜床、自傷。因此,要看住發作的癲癇患者,不要讓他們到處動,到處瞎跑。
第四步
患者若在活動時發作,應抱住患者緩慢就地放倒碰傷;切忌緊握按壓患者肢體防止骨折。因為骨折的話,會導致雙重傷害,康復就難上加難了。
第五步
發作后應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恢復情況,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氧氣吸入。病室保持安靜。不要大吵大鬧,更不要慌張的離開患者。
癲癇病的治療
1、單藥治療
單一用藥可使大部分的癲癇患者發作完全控制。
2、調整藥量
開始小劑量,逐漸調整、增減,注意各個人之間對藥物反應的差異。如果癲癇發作頻繁,在無嚴重副作用前提下,用量應盡早加足,以減少或
控制頻繁癲癇發作。不同的藥物達到穩定狀態的時間不同。一種藥物達足量、穩定狀態,病情仍無改善,應考慮加用或換用另一種抗癲癇藥。
3、療程要長
停藥過程要慢,癲癇發作被藥物控制后,并不能馬上停用,仍應繼續服用維持量2~4年,之后減藥。減藥也是逐漸減少,減藥過程約需半年至一年。
4、規律服藥
目的是要使體內時刻都保持穩定的藥量。癲癇發作不能預測,如體內藥量不夠,就有可能出現發作而得不到控制。突然停藥,會打破藥物與人體之間的適應狀態,可能使癲癇發作加重。
5、注意不良反應的出現
常用藥物是較安全的,不良反應多為輕微、可逆的。但各人之間對藥物的反應有差異,所以應密切觀察。對肝、腎功能和血常規在
癲癇突然發作怎么辦?服藥前和治療過程中應定期進行檢查。對抗癲癇藥過敏反應可表現為皮疹、發熱、咽喉痛和淋巴結腫大、內臟損害,應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以免出現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