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惡性腫瘤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很多患者在發病后半年才逐漸出現癥狀,加上目前人們對該病認識上的缺乏,早期患者可出現關節疼痛,所以易被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目前,多發性骨髓瘤可以治療但目前仍不能治愈,所以為了預防多發性骨髓瘤,大家應該定期體檢,同時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
多發性骨髓瘤發生的明確病因
1、不清楚病因的出現肝、脾、淋巴結和腎臟等器官腫大,會有貧血,高鈣血癥和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譯】:又稱痛風,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可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等。
2、不明原因的骨骼的浸潤和破壞,常導致骨質疏松、骨折、骨痛等初期病癥,病變經常位于扁骨,可為多發骨破壞。
3、貧血:在臨床上,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貧血有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以及由某些慢性疾病所致的貧血。然而,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會忽視那些能夠引起貧血的慢性疾病。其中多發性骨髓瘤就是引起貧血的疾病之一。而該病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多發性骨髓瘤早期患者可出現關節疼痛,所以易被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又由于在患者的軀干部可能有腫瘤存在,因此也容易被誤診為骨腫瘤。
4、尿路感染: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還容易病發尿路感染。帶來全身抵抗力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免疫缺陷,骨髓瘤細胞分泌一些東西,遏制巨噬細胞的功能,使其介導的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二是因為骨髓瘤細胞分泌的不正常輕鏈蛋白破壞血循壞中粒細胞對細菌的吞噬的作用及療養作用。還有,引起尿路感染的局部因素有尿管型和尿酸鹽結晶阻塞腎小管,尿路結石引起梗阻、尿路黏膜局部抵抗力下降等。
5、高鈣性腎病:骨瘤細胞此外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以外,還會分泌很多破骨細胞活化因子,而且刺激破骨細胞,會出現局限性骨質溶解,讓鈣進入血液增加。除此之外,骨髓瘤病灶發病位置有成骨細胞活化受壓迫。以上原因都能夠導致高鈣血癥、高尿鈣,導致腎組織和腎功能的傷害。高血鈣和高尿鈣促進鈣鹽在腎小管、間質沉著,引起腎鈣沉積病。廣泛的鈣質沉積,引起腎濃縮功能減退。高濃度鈣鹽在腎小管內與BJP聚合成管型或帶來結石,進一步損害腎小管功能。為此,高鈣血癥和輕鏈蛋白被認為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因素。
6、尿酸性腎病: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因為瘤細胞的破壞,或行化療,核酸分解代謝加強,血尿酸產生過多發覺繼發性高尿酸血癥。長期高尿酸血癥,在低氧、低pH狀態的腎髓質易使尿酸沉積,使小管間質受到損害。除此之外,尿酸鹽結晶不但損害腎小管上皮細胞,還會阻塞腎小管腔,帶來腎內梗阻,察覺梗阻性腎病。
溫馨提示:臨床上進行血常規檢查,即可發現全血細胞是否減少,也可檢查出血及骨髓中是否出現惡性漿細胞。經X線拍片可檢查出患者肋骨和腰椎等是否有骨折。此外,生化檢查可檢測出血鈣、堿性磷酸酶及尿素氮是否增高。根據以上檢查結果便可明確診斷多發性骨髓瘤的存在。只要治療及時,多數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病情是可以得到緩解的。
【參考文獻:《多發性骨髓瘤理論與實踐》《血液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