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障礙是多動癥患兒目前最核心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無目的、無規定、無定向的亂動,有時帶有暴發性或突擊性沖動也是多動癥患兒突出表現癥狀。父母作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在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這一點對于治愈多動癥患兒來說很關鍵。
引起小兒多動癥的中醫病因
1、心理因素。因為兒童心理發育不成熟,如在此期間,家庭關系不和睦,動輒打罵或在學校受不當體罰及歧視等都將使孩子受到重大精神創傷,導致抽動或多動等行為異常,則會造成長期過分心理緊張,情感壓抑,出現行為紊亂。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早期智力開發過量,使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孩子的承受力,也是造成多動癥的病因之一。
2、先天稟賦。指孕婦妊娠期、圍產期的各種因素影響了胎兒的正常發育,或父母健康狀況,小孩多動癥的原因特別是精神神經系統健康欠佳等,致使患兒素體虛弱,陰陽 失調。
3、筋失所養論。中醫認為本病屬肝風范疇,其發病多因患者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陽失調;復因外邪引動內風而致肝風內動。由是陰津暗耗、筋失所養,故多動,取穴當滋陰斂肝,息風定痙。
4、先天性發育不良論。觀察多動癥兒童,多有其它弱視、智力偏低或其它發育遲緩等情況,取穴當補足先天,促進發育,這是中醫眼中引起小兒多動癥的病因。
5、神志不定論。多動癥患兒一般注意力不集中,魂不守舍。中醫認為,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志,脾藏意,五臟不安,則魂,魄,神,意,志無所歸藏,導致患兒多動。取穴當安五臟定魂魄。
6、神經傳導受阻論。有整骨學者提出,患兒在嬰兒期由于睡姿不當頸部或后腦勺受壓迫,神經的上、下行傳導受到阻滯,導致患兒臟腑接受大腦的信號紊亂,項背不舒,故而多動,取穴宜促進頸部的上通暢,這也是中醫眼中引起小兒多動癥的病因。
7、后天失護飲食。由于飲食不節或過食生冷之品損傷脾胃造成氣血虧虛,心神失養,小孩多動癥的原因或過食肥甘厚味,產生濕熱痰濁。
溫馨提示:剖腹產兒童患多動癥的幾率為11.6%,遠高于順產6.25%的水平。剖腹產因從宮內到體外的突然改變,使孩子降臨人世時的大氣壓等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正常產道生產過程帶來的神經接觸等感覺失去,從而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易得多動等神經精神疾病。
【參考文獻:《多動兒養育完全指南》《特殊兒童早期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