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多動癥,一些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小,調皮是一種壞習慣,長大了自然就會好。這種把多動癥當成是一種壞習慣的誤解,其實是沒有把多動癥當成一種疾病,沒有充分認識到多動癥的本質和危害。此外,也怕藥物治療會會抹殺孩子活潑愛動、愛探知世界的天性。
其實,多動癥和正常兒童的活潑好動的天性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多動癥兒童除了特別好動、精神不集中以外,身體協(xié)調能力較差,反應也較為遲鈍,家長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觀察與判斷。
1.行為是否總比較唐突?對于正常的頑皮兒童,他們好動的行為一般都可以理解,而且多表現(xiàn)在特定的情景之下,如課后游戲、戶外活動等,在需要安靜、或有紀律約束的場合,則多能保持不動,在學習、伙伴交往和家庭中表現(xiàn)良好。
而多動癥患兒的行為表現(xiàn)則比較唐突,容易沖動,破壞性大,令人討厭,不能自控,在教室、操場、家庭等多個場合,均表現(xiàn)得與年齡不相稱。
2.注意力是否總不能保持?多動癥兒童的注意力保持時間過短,大部分上課時間注意力渙散,作業(yè)潦草、拖拉、學習下降或波動大。
正常的頑皮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注意力集中,雖然作業(yè)也會因貪玩而導致草率完成,但并不拖拉,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老師的教育,學習成績可日漸上升。
若不能及時進行治療,多動癥患兒成年后很難治愈。且多動癥兒童成年后,由于文化不高,缺乏技能,任性,沖動,人際關系不好等原因,很難適應社會,也不受社會歡迎,嚴重的會人格扭曲,容易導致其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