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唇腭裂的患病率大約為1:1 000,但各地的資料并不完全一樣。根據我國出生缺陷檢測中心1996~2000年所獲得的結果顯示,在全國31個省市的2 218 616多萬圍產兒中,檢出唇腭裂患者2 265例,其患病率為1.625:1 000。下面就介紹一下新生兒的唇裂原因有哪些?
1、藥物因素
多數藥物進入母體后都能通過胎盤進入胚胎。有些藥物可能影響胚胎的發育而造成畸形,目前已知的抗腫瘤藥物(如環磷酰胺、氨甲喋呤等)、抗驚厥藥物(苯妥英鈉)、抗組織胺藥物及治療妊娠性嘔吐的敏克靜和某些安眠藥物(如沙立度胺)均可導致胎兒畸形。
2、煙酒因素
妊娠早期大量吸煙及酗酒,其子女唇裂的發生率比無煙酒嗜好的婦女要高,因而也是導致胎兒發生唇裂的可能因素之一。
3、新生兒的唇裂原因還包括物理損傷 如在胎兒發育時期,孕婦頻繁接觸放射線或微波等均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成為唇裂發生的可能誘因。
4、營養缺乏
在實驗動物研究中發現小鼠缺乏維生素A、B2及葉酸等食物成分時,可以產生唇裂等畸形,而人類是否也會因缺乏此類物質而導致先天性畸形的發生還不十分明確。所以在妊娠早期的營養缺乏可能是發病誘因之一。
5、內分泌的影響
妊娠早期的婦女因患病使用激素治療后出生的嬰兒即有某種先天畸形的發生。此外,在唇裂患兒家族史的調查中,也發現有的母親在懷孕早期曾有過各種明顯的精神創傷因素,推論可能由此而出現應激反應,導致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而誘發先天性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