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雖然是一種惡性腫瘤,但是隨著近年來各種靶向治療藥物的不斷出現,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也越來越長,未治療患者的生存期約為7-8個月,常規化療患者約為33-36個月,長者可存活10年以上,個別患者甚至可存活20年以上。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它是惡性漿細胞克隆性增生性疾病。在漿細胞的發育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漿細胞惡變為多發性骨髓瘤細胞。多發性骨髓瘤細胞取代了骨髓中正常的漿細胞,生成了大量的異常免疫球蛋白(M蛋白),通過多種機制產生多種多樣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最主要的一個特征就是使骨質被破壞。
目前,醫學界對其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的危險因素有:年齡,輻射接觸,職業及環境接觸,如:農業、金屬、橡膠生產、苯、木材、皮革、紡織工業和石油工業,另外,非職業性暴露,如某些藥物,家族和遺傳因素以及慢性抗原刺激與免疫功能紊亂等。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的男女比例是3:2,在中國發病率高峰在55-65歲之間。
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以后,最常見的癥狀是骨痛,占70%—90%。最初疼痛輕,呈間歇性和游走性;晚期疼痛劇烈,呈進行性和持久性。骨痛的部位多發生在下部胸椎、腰椎、肋骨及鎖骨。40%—70%的患者在起病時可以發生腎臟損害。另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還可以出現骨骼的腫塊,瘤組織多在扁骨,可浸潤附近軟組織,半數患者可見出現胸骨、肋骨、額骨連接處呈串珠狀改變。還可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感染、貧血及出血、高粘滯綜合癥、高鈣血癥和高尿酸血癥、神經系統損害、淀粉樣變性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