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癥狀的出現一直都是讓患者非常恐懼的疾病,要是可以早點意識到這個疾病的癥狀,做好治療的話,帶來的幫助會比較大,而且身體也可以少受疾病的傷害,所以讓我們通過專家介紹一起來了解下。
各型肝炎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甲型肝炎為2-6周(平均一個月);乙型肝炎為6周~6個月(一般約3個月);丙型肝炎為5~12周(平均7.8周)。病毒性肝炎癥狀表現有哪些?
急慢性肝炎癥狀
急性黃疸型肝炎:病程可分為3個階段
1、黃疸前期
多以發熱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甚或嘔吐常有上腹部不適、腹脹、便泌或腹瀉;少數病例可出現上呼吸道癥狀,或皮疹,關節痛等癥狀。尿色逐漸加深,至本期末尿色呈紅茶樣。肝臟可輕度腫大,伴有觸痛及叩擊痛。化驗:尿膽紅素及尿膽原陽性,血清丙氨酸轉氨酶 (alanine aminotrans ferase, ALT)明顯升高。本期一般持續5(3~7)天。
2、黃疸期
尿色加深,鞏膜及皮膚出現黃染,且逐日加深,多于數日至2周內達高峰,然后逐漸下降。在黃出現后發熱很快消退,而胃腸道癥狀及全身乏力則見增重,但至黃疸即將減輕前即迅速改善。肝炎的早期癥狀在黃疸明顯時可出現皮膚搔癢,大便顏色變淺,心動過緩等癥狀。兒童患者黃疸較輕,且持續時間較短。本期肝腫大達肋緣下1~3cm,有明顯觸痛及叩擊痛,部分病例且有輕度脾腫大。肝功能改變明顯。本期持續約2~6周。
3、恢復期
黃疸消退,精神及食欲好轉。腫大的肝臟逐漸回縮,觸痛及叩擊痛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本期約持續1~2個月。
4、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起病大多徐緩,臨床癥狀較輕,僅有乏力、食欲不振、惡心、肝區痛和腹脹,溏便等癥狀,多無發熱,亦不出現黃疸。肝常腫大伴觸痛及叩擊痛;少數有脾腫大。肝功能改變主要是ALT升高。不少病例并無明顯癥狀,僅在普查時被發現。多于3個月內逐漸恢復。部分乙型及丙型肝炎病例可發展為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
慢性遷延型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達半年以上,仍有輕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脹、肝區痛等癥狀,多無黃疸。肝腫大伴有輕度觸痛及叩擊痛。肝功檢查主要是ALT單項增高。病情延遷不愈或反復波動可達1年至數年,但病情一般較輕。
現在我們對于這個疾病的認識是不是就更多了,人們現在生活壓力都比較的大,但是別忘了好的身體才是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礎,所以說大家要認識到肝炎早期癥狀,做好這個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