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上臂叢神經探查術
根據手術中發現處理原則如下
臂叢神經連續性存在
而神經被周圍組織粘連壓迫應去除粘連壓迫因素,如瘢痕化的斜角肌,血腫機化組織,增生的骨膜,骨痂及滑膜肌肉組織應予切除或松解,由于長期壓迫致使神經組織內水腫及組織液滲出而形成神經內瘢痕,因此不僅作神經外減壓,尚應在手術放大鏡或手術顯微鏡下進行神經鞘切開神經內松解,使神經束充分顯露后減壓,神經內松解一定要嚴格止血,雙極電凝器是必備的止血器械,否則將造成神經組織更大地創傷。
松解徹底程度的判斷,有時可通過神經減壓前后神經損傷部位,近,遠端電刺激反應及電活動波進行判斷。
臂叢神經斷裂或神經瘤巨大
應將近遠兩個斷端充分顯露,并將斷端瘢痕組織及神經瘤切除,使神經斷端有神經束乳頭清楚可見,兩斷端在無張力情況下可行鞘膜縫合,臂叢處神經束大部為混合束,因此無束膜縫合的必要,對于不能直接縫合的神經缺損,應采用多股神經移植術,移植材料可選用頸叢感覺支,臂或前臂內側皮神經,腓腸神經。
椎孔部神經根斷裂
由于神經根近端變性嚴重,神經斷而無明顯束乳突,加上神經損傷部位接近神經元,常造成神經元不可逆損害,因此對這類病變需進行神經移位術,其療效較原位縫接或移植為佳,常用于神經移位的神經有膈神經,副神經,頸叢運動支,肋間神經,詳細方法見下述。
術后處理
臂叢松解減壓術后上肢固定3d,神經移植固定3周,神經修補固定6周,應用神經營養藥物。拆除石膏后,患肢應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囊攣縮,神經縫合處進行理療,防治神經縫合處瘢痕粘連壓迫,并應用神經電刺激療法刺激神經再生。每3個月進行肌電圖檢查,以了解神經再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