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風濕性關節炎很常見,但是大家卻對該病不太了解,很多人就任由其肆虐。風濕性關節炎在中醫上屬于“痹證”范疇,祖國醫學認為當人體體質虛弱、氣血不足、過度勞累、肌膚毛孔疏松時,風、寒、濕、熱、燥五邪便乘虛而入,患者可出現肢體關節疼痛、酸麻重著甚至活動障礙形成“痹證”,具體分型如下:
1、風痹:
風寒濕邪合侵且以風氣偏盛的痹癥,多侵犯肌膚、關節、經絡。“風為陽邪,上先受之”,所以多發于上肢、肩背等處,主要表現為四肢關節炎肌肉酸楚,呈游走性疼痛,部位不定,還出現惡風表現。
2、寒痹:
多因陽氣不足感受寒邪而致,主要表現為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劇烈,得熱則緩,痛處固定,日輕夜重,嚴重者關節不能屈伸,陰冷天關節冷疼感加重等。中醫認為寒主收引,其性凝滯,所以還出現惡寒、肢體拘攣、脈弦緊等。
3、濕痹:
以感受濕邪為主,濕邪留滯于肢體、關節、肌膚之間而引起,表現為肢體關節肌肉腫脹,酸沉重著疼痛,麻木不仁。脾主濕,而濕性黏滯易阻氣機,所以多見脾不運濕之癥且伴周身困重,嗜臥,胸悶,納呆等。
4、熱痹:
熱痹是感受熱邪或濕熱為主,風寒濕邪入里化熱也可引起,可見關節紅腫熱痛,遇熱疼痛加劇。還伴有身熱、汗出、口渴、紅斑、結節、便秘等癥。
5、燥痹:
燥痹以感受燥邪為主,或由于陽熱之邪化燥傷陰導致肌肉筋骨關節失于濡養而引起的一類痹病。由于“燥勝則干”,陰血津液不足以致筋骨關節失養,患者以肌肉瘦削、關節不利、口鼻干燥、目干而澀等為主要特點。
上述為大家介紹了風濕性關節炎具體癥狀,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