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破傷風又稱“四六風”、“七日風”或“臍風”。通常是在接生斷臍時,由于接生人員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紗布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嚴密,臍部被破傷風桿菌侵入而引起。新生兒破傷風多數發生在出生后4-7天。
新生兒破傷風癥狀
新生兒破傷風發病越早,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發病機理是破傷風桿菌產生“痙攣毒素”,這種毒素進入大腦和脊髓,引起全身肌肉的痙攣。由于最先受累的是咬肌,所以患兒最先表現出來的癥狀是口不能張大,喂奶時乳頭不易塞入口中,患兒因饑餓而哭鬧,隨后出現牙關緊閉;當面部肌肉痙攣時,患兒表現為一種特殊的“苦笑面容”;全身肌肉受累后,患兒雙拳緊握,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張”狀,輕微的刺激(如聲、光、觸摸、針刺等)都可以引起全身抽搐。多因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經過合理治療能度過痙攣期者多能治愈,但肌肉強直可持續很長時間,完全恢復需數月。
診斷標準
有分娩時的接生過程及臍帶處理消毒不嚴史或新生兒出生后有外傷局部未經消毒處理史。再結合典型的臨床表現,即可作為臨床診斷病例。
新生兒破傷風癥狀
治療:一旦發現新生兒破傷風患兒應迅速送醫院診治,治療和護理包括置患兒于安靜、避光的環境中,盡量減少刺激,胃管喂養,應用破傷風抗菌素,止驚,防治感染,臍部局部處理等。
祖國醫學認為新生兒破傷風主要是由于斷臍不潔,邪毒侵入臍中,以致經絡脈隧受阻,營衛壅滯,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為邪毒所閉,故見口撮、唇青、舌強等;邪毒侵犯督脈,引動肝風,則項強、抽搐、角弓反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