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又叫癲癇、羊癲癇、瘋狂病、狐大仙,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開玩笑或者罵人時經常使用“神經病”這個詞,其實,人們心里想表達的內容主要是“精神病”方面的涵義。一般的人不大清楚神經病、神經癥、精神病三者之間到底有何關系,有時甚至以為他們是一回事。其實,三個概念有很大的區別,在癥狀表現上就有所區別。神經病患者的表現形式有很種,因發病部位大都在顱內或心理,像記憶、行為、感情等都會發生異常的情況,表現為神經病的癥狀。
一、情感紊亂
情感變得冷漠起來,對親人漠不關心,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脾氣開始變得暴躁起來,經常會為一些小事而亂發脾氣;會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二、性格突變
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生活懶散,不守紀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了往日的激情。
三、行為詭異
行為舉止開始變得詭異起來。喜歡發呆、獨來獨往,神經病的前期癥狀導致患者很難與別人交流。
四、敏感多疑
對任何事都敏感起來,把周圍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為別人都在議論他;不吃、不喝,認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時甚至會出現幻視、幻覺的癥狀。
五、睡眠障礙
逐漸或突然變得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易驚醒或睡眠不深,徹夜失眠多夢或睡眠過多。這是神經病的前期癥狀之一。
六、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
持續和令人苦惱的腦力易疲勞(如感到沒有精神、自感腦子遲鈍、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記憶差、好遺忘,丟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體力易疲勞,經過休息或娛樂不能恢復。
另外頭痛、頭暈、震顫、行走不穩定、下肢癱瘓、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抽風、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縮以及無力等也是最常見的表現。概括地說,可以將癥狀分為兩類:一類是刺激癥狀,表現為疼痛、麻木;另一類是破壞癥狀,表現為癱瘓。
神經病與精神病常可并存,如散發性腦炎往往以精神癥狀為首發癥狀,麻痹癡呆患者亦可早期即出現神經癥狀。精神病大多是有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癥狀喪失判斷力,認為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是正常的,拒絕治療。
而神經癥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觀感覺方面的不良,沒有相應的器質性損害。表現為當事人一般社會適應能力保持正常或影響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對自己的不適有充分的感受。
就診時醫生要通過不同的表現癥狀來確認病情。如果是精神病要到精神科,如果是神經系統的疾病就要到神經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