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損傷是常見的一種神經障礙疾病,坐骨神經由腰4,5和骶1~3神經根組成,為全身最粗大的神經,其起始處直徑為15mm左右。引起坐骨神經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比如藥物注射性損傷特別是注射青霉素,銳器傷、髖臼骨折、骨盆骨折以及髖關節脫位特別是后脫位亦是導致坐骨神經損傷的常見病見。及時了解出現坐骨神經損傷的早期癥狀,才能及時的診斷治療。
專家指出,坐骨神經損傷起病急驟,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發病前數周,在走路和運動時,下肢有短暫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發展為劇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沿大腿后側、腘窩(【腘窩】:腘窩為膝后區的菱形凹陷)、小腿外側和足背擴散,在持續性疼痛的基礎上有一陣陣加劇的燒灼樣或者針刺樣疼痛。夜間更嚴重。
坐骨神經損傷起病緩急也隨病因不同而異。如受寒或外傷誘發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從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側及足外側放射。行走、活動及牽引坐骨神經時疼痛加重。壓痛點在臀點以下,Lasegue征陽性而Kernig征多陰性,脊椎側彎多彎向患側以減輕對坐骨神經干的牽拉等癥狀都是坐骨神經痛的癥狀表現。
坐骨神經損傷的早期癥狀
1、運動
如損傷部位在坐骨大孔處或坐骨結節以上,則股后肌群,小腿前、外、后肌群及足部肌肉全部癱瘓。如在股部中下段損傷,因腘繩肌肌支已大部發出,只表現膝以下肌肉全部癱瘓。如為其分支損傷,則分別為腓總神經及脛神經支配區的肌肉癱瘓。
2、感覺
除小腿內側及內踝處隱神經支配區外,膝以下區域感覺均消失。
3、營養
往往有嚴重營養改變,足底常有較深的潰瘍。
溫馨提示:坐骨神經損傷后患者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補充:奶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腎、蛋黃、鱔魚、胡蘿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選擇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多進食新鮮水果、蔬菜,涼性素菜及水果,如冬瓜、梨、香蕉、西瓜,可適當增加動物肝、牛奶、蛋黃。忌煙、酒、辛、辣、炸烤食物。避免大量飲酒。因為酒量過多,對肝臟損害較重,降低機體兔疫力,對疾病恢復有嚴重影響。
【參考文獻:《神經損傷學》《坐骨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