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某一個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其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認為,腫瘤細胞是單克隆性的,即一個腫瘤中的所有瘤細胞均是一個突變的細胞的后代。一般將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良性腫瘤一般稱為“瘤”,惡性腫瘤來自上皮組織者稱為“癌”,來自間葉組織者稱為“肉瘤”。某此些惡性腫瘤也可稱“瘤”或“病”,如惡性淋巴瘤、精原細胞瘤、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所有惡性腫瘤習慣稱為癌癥或癌腫。
一、良性腫瘤的臨床特點
良性腫瘤瘤休生長緩慢,從生長部位向四周呈膨脹性均勻生長,隨著瘤體不斷增大,可推開、擠壓鄰近組織器官。腫瘤四周有結締組織增生形成包膜,因而與周圍組織之間有明顯界限。臨床檢查多為園形或橢園形,表面光滑、活動,對人體一般無大的影響,唯在重要器官(顱內、胸腔內)也可威脅生命。少數良性腫痛可發生癌變。某些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可引起出血,胰腺β細胞瘤引起低血糖綜合征,對人體影響也相當嚴重。
二、惡性腫瘤的臨床特點
惡性腫瘤發展較快,呈浸潤性生長,瘤細胞四周蔓延侵入周圍組織的間隙、管道、空腔等處,并破壞鄰近器官和/或組織。惡性腫瘤一般無包膜,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固定、不能推動,表面高低不平,質脆,腫瘤中央可缺血、壞死、表面潰爛、出血。瘤體表面可呈菜花樣。惡性腫瘤還具有轉移性特征,主要轉移途徑為:
1.直接浸潤
即腫瘤從原發部位直接侵入周圍組織器官,如胃癌侵犯橫結腸;直腸癌侵犯膀胱等。
2.淋巴結轉移
腫瘤細胞侵入淋巴管,循淋巴道累及區域淋巴結,形成轉移癌,然后再轉移到另一淋巴結,最后經胸導管或右淋巴導管進入靜脈內。如胃竇部癌先轉移至幽門上、下淋巴結,最后到左鎖骨上淋巴結入鎖骨下靜脈。
3.血行轉移
癌細胞直接侵入靜脈或間接經淋巴道,再進入血循環。常見轉移部位為肺、肝、骨、腦等。
4.種植性轉移
胸、腹腔內器官原發部位腫瘤侵犯漿膜面,當癌細胞脫落后,再粘附于其他處漿膜面上繼續生長,形成種植性癌結節 ,并可產生癌性胸、腹水(多為血性)。如胃癌侵犯漿膜后,癌細胞掉入盆腔,在膀胱(或子宮)直腸窩形成種植性轉移癌。
溫馨提示:惡性腫瘤生長較快、發展迅速,造成組織器官的嚴重破壞,且有轉移的特征,給人體帶來極大的危害,是目前為害人們生命安全的常見疾病。作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保障人民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