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較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病因與體內雌激素紊亂有一定的關系,多數子宮肌瘤在發病初期無明顯癥狀,只有在盆腔檢查時才被發現。子宮肌瘤雖是良性腫瘤,但容易引發不孕、高血壓等嚴重疾病,所以建議子宮肌瘤患者要及時治療。
子宮肌瘤患者在絕經后會出現哪些癥狀?
子宮肌瘤的患者在30到50歲的女性比較多發,而50歲的女性已經絕經了,而子宮肌瘤還是會在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上發生。子宮肌瘤生長的原因跟很多因素有關,有部分患者是與體內雌激素分泌過高有關,所以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在絕經后出現萎縮現象。當然,這并不是全部,有很多患者在絕經后肌瘤突然迅速增大,所以提醒子宮肌瘤患者不要以偏概全。
女性絕經后子宮肌瘤突然迅速增大對患者的危害是相當大的,所以建議患者一定要抓緊治療。肌瘤的迅速增大懷疑有惡變的可能。絕經后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很高,有調查顯示,臨床上有73%的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患者曾經患有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所以建議子宮肌瘤患者要及時治療。
子宮切除手術后治療子宮肌瘤的常見后遺癥
1、卵巢功能減退
絕經前子宮與卵巢間的內分泌保持著精確而細微的動態平衡,切除子宮后必然破壞這種平衡,并且可促使卵巢功能發生衰退現象,更年期癥狀提前且較為明顯。
2、女性性功能減退
雌激素是女性性功能最重要的調節激素,而卵巢為主要分泌器官,切除子宮后,卵巢的血運和功能受其影響,多數婦女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性功能變化,如性欲減退或缺乏、性活動頻率減少、性反應性降低、性高潮困難及生殖器官感覺減退等。
3、泌尿系統癥狀增加
女性泌尿系統與生殖系統具有同源性,同為雌激素依賴性器官。切除子宮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使尿道周圍彈力組織變薄,出現尿失禁,尿道粘膜萎縮,抵抗力下降,易誘發尿路感染,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一系列尿路刺激癥狀。
4、易合并精神抑郁癥狀
子宮及卵巢的內分泌的調節與中樞神經系統形成一個反饋系統。切除子宮后,這種反饋環節被破壞,特別是雌激素水平下降時會干擾中樞神經遞質的正常分泌和代謝,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癥狀,出現情緒低落、心情焦慮、缺乏興趣、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表現,從而降低婦女的生活質量。
溫馨提示
手術不是治療肌瘤的唯一手段,5cm是需不需要手術治療的分水嶺。快進入絕經期的女性,在定期復查排除肌瘤惡變,確定病情不再發展后,可以先藥物治療,使之提前進入絕經期。如果絕經后肌瘤不僅不萎縮,反而長大、出血,就必須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9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