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是肛腸疾病的一種,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損害,直腸息肉是一種直腸的良性腫瘤,常常多個部位發病。直腸息肉可能會出現會出現便血、脫垂、有可能會出現貧血等癥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直腸息肉的疾病常識介紹吧。
直腸息肉是指發生在直腸粘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糞便慢性刺激而引起,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單發性居多,多發性的占少數。息肉是人體組織上多余的腫塊,約占消化道良性腫瘤的45~70%。直腸息肉多數是帶蒂的圓形或橢圓的腫物,可突入腸腔上下移動。其蒂的大部分是腸粘膜由于腸蠕動或糞便牽拉延長所致。而不應把肌肉、脂肪里的肌瘤引起粘膜表面隆起的也叫做息肉,避免誤把腫瘤當作息肉。
了解直腸息肉的分類
直腸息肉分類均按組織學表現和病理性質劃分。
1、新生物
計有管狀腺瘤、管狀絨毛腺瘤、絨毛腺瘤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這類息肉是由腸上皮生長的新生物, 極易發生癌變。
2、炎性息肉
即假息肉,由腸粘膜潰瘍而引起。常見的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良性淋巴樣息肉和良性淋巴樣息肉病,屬正常淋巴組織,與癌變無關。
3、綜合癥類
該類病在腸胃內有息肉,在胃腸道外有特殊表現。
4、錯構瘤
這類腫瘤是正常組織的異常混合,一種或數種組織過度生長的腫瘤。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綜合征。息肉一般不會惡變,但息肉病則多會惡變。
5、增生性息肉
又叫化生性息肉。是在直腸和結腸粘膜上的無蒂小結節,可單個孤立,也可多發,顏色與周圍粘膜相同,直徑僅有幾毫米,一般無癥狀,多并發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