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是孕婦與腹中寶寶的考驗,很多女性在分娩時經歷過早產的危險,甚至有些因此而失去寶貴的生命,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因此越早發現,對于及時的搶救越有利,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該疾病的癥狀表現。
在妊娠28周到37周之間出現腹痛,起初不規律,并常伴有陰道少量出血或血性白帶或有水狀物從陰道流出。若腹痛每次持續30秒以上,間隔5 -6分鐘并伴宮頸變化者可視為早產臨產。
早產的臨床表現:
1、主要癥狀
1.停經:懷孕滿28周至37周前。
2.下腹憋痛:孕婦不規則或規則的下腹憋痛,間隔時間有縮短的趨勢,持續時間有延長的趨勢。
3.陰道流水:孕婦常為少量清亮液體自陰道口流出,量多時可濕透內褲。
4.陰道流血:量較少,如果超過月經量,應考慮是否有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存在。
2、次要癥狀
部分患者可出現腰背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
3、早產有什么先兆癥狀
1、先兆造成主要表現為停經后雖然妊娠反應呈陽性,但仍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并可伴有下腹痛和下墜感等流產先兆。
2、先兆早產是指有流產的表現,但經保胎處理后,可能繼續妊娠不能至足月者,常發生在妊娠早期,有早服反應,少量陰道流血,出血少于月經量,伴發輕微的間歇性子宮收縮。婦科檢查子宮未開大,羊膜囊未破裂,子宮大小與停經月份相符,妊娠試驗陽性。
3、先兆早產一般見于黃體功能不全、子宮敏感性增強等,若陰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部疼痛加劇,可發展為難免流產。妊娠前三個月子宮比較敏感,有時出現輕微的下腹墜痛,但這不是先兆早產,出現這種情況應注意休息,并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治,保胎治療。
4、早產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先兆早產
妊娠28—36+6周孕婦出現宮縮每小時不低于4次,宮頸口未擴張或宮頸管消退低于75%。無胎膜早破。
2.早產臨產
在先兆早產的基礎上,如出現規律宮縮(每20分鐘不低于4次或60分鐘不低于8次),同時伴有宮頸管縮短≥75%,宮頸口進行性擴張至2 cm。
3.不可避免的早產
規則的宮縮不斷加強,子宮頸口擴展至4cm。
溫馨提示:護理新生兒時,注意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25℃,被窩的溫度應保持在30~32℃,房間要經常開窗通空氣。換尿布時動作要快,不要涼著孩子。體重低于2.5千克時,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嬰兒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皺褶處。若體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達100毫升時,可與健康新生兒一樣洗澡。
【參考文獻:《早產兒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