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石由菌斑和軟垢鈣化而成,是一種沉積于牙面或修復體表面的鈣化或正在鈣化的菌斑及軟垢。牙結石通常存在于唾液腺開口處的牙齒表面和牙齒的頸部,以及口腔粘膜運動不到的牙齒表面等處。牙結石開始時是軟軟的,會因逐漸的鈣化而變硬。它是由75%的磷酸鈣,15-25%的水、有機物、磷酸錳、礦酸鈣及微量的鉀、鈉、鐵所構成。并呈現出黃色、棕色、或者黑色。牙石形成后用刷牙等方法不能去除,其表面還覆蓋大量菌斑,成為牙周疾病的刺激因素。
牙石根據其沉淀的部位,以齦緣為界,可以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
一、齦上牙石
沉積在臨床牙冠,直接可以看到的牙石稱為齦上牙石,呈黃或白色,也可因吸煙或食物著色而成深色。一般體積較大,尤其是在與唾液腺導管開口相對應的牙面上沉積更多,如上頜第一磨牙頰面(對應腮腺導管開口)和下頜前牙的舌面(對應頜下腺導管開口)。
1、沉積部位
齦緣及其上方的牙面。唾液腺開口鄰接的牙面,或無咬合功能、無對頜牙的牙面上沉積較多。
2、色澤
色較淺,淡黃色或灰黃色,或為茶、煙、食物、藥物等著色。
3、形狀
無一定形狀的大塊。
4、質地
中等硬度,新形成的松軟多孔,表面可覆蓋菌斑。
5、數量
和個人口腔衛生習慣、衛生措施、飲食特征、牙齒功能和使用有關,吸煙者牙石多且硬。
6、觀察
肉眼可觀察到
二、齦下牙石
在齦緣以下的牙面上,肉眼不能直接看到,需要牙科檢查使用專業的探針才能查到的稱為齦下牙石。有時在X線片上也可以看到。齦下牙石呈褐色或黑色,較齦上牙石體積小而硬,一般與牙面的粘結力比齦上牙石更牢固。齦下牙石存在于大多數牙周袋內,通常從釉牙骨質界一直延伸至牙周袋底附近,在齦緣下分布較均勻,但在牙齒鄰面和牙齒的舌、腭側較多些。
1、沉積部位
齦溝或牙周袋內的牙齒根面上 。
2、色澤
色較淺,淡黃色或灰黃色,或為茶、煙、食物、藥物等著色。
3、形狀
與齦袋及牙周袋一致,體積較小。
4、質地
較齦上牙石堅硬。致密。脆弱;近牙周袋底新沉積者較松軟;表面可覆蓋菌斑。
5、數量
和牙周袋深度有關,隨年齡增加,和個人口腔衛生措施、飲食、個人習慣等有關。
6、觀察
牙科檢查使用探針可探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