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病的主要表現為四肢伸側或軀干部皮膚乾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鱗屑,外觀如魚鱗狀或蛇皮狀,多于出生后數月出現,5歲左右最重,青春期后癥狀可能減輕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治療不當病情加重。
魚鱗病的癥狀通常可分為4種情況:顯性遺傳尋常性魚鱗病、性聯遺傳性魚鱗病、板層狀魚鱗病、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顯性遺傳尋常性魚鱗病表現為:皮肢干燥粗糙,鱗屑較細薄,白色半透明至褐色,多角形,如魚鱗狀排列。四肢側面及背部為主,一般無自覺癥狀,1-4歲間發病,冬重夏輕,可伴發臂及四肢伸面的毛周角化及掌跖角化;性聯遺傳性魚鱗病表現為:出生至1歲內發病。大而棕黑色的鱗屑散在。面部兩側、頸部、頭皮受累最重,驅干腹側比背側嚴重,還可累及肘、腕、腘窩。幾乎全為男性發病,一生中皮疹幾乎無變化;板層狀魚鱗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生時或生后不久發病,皮疹為大的灰棕色鱗屑,四邊形、中央粘著邊緣游離,全身彌漫性紅斑,輕癥者僅發生在肘窩、腘窩及頸部。掌跖中度角化過度,毛囊口如火山中樣。部分患者出現臉外翻;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出生時全身皮膚發紅,有較厚的角質鱗片如鎧甲樣,還可有水皰,以后鱗屑可脫落又可有新的鱗片形成。
魚鱗病患者一般無自覺癥狀,入冬常伴瘙癢,夏季少數可因出汗困難感到周身不適,輕度患者皮膚干燥、粗糙、少量鱗屑,重度患者皮膚伴有糠秕狀鱗屑,厚為3-8毫米,病情輕重不一,呈菱形或多角形,淡褐色或深褐色,狀如魚鱗,可伴發四肢軀干仰面及腰部兩伸側,可覆蓋大部分或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