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痛:腰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常見的癥狀,也是最早期的癥狀。95%以上患者都有這種癥狀。腰痛可出現在腿痛前,此類病例占多數,亦可以在腿痛出現同時或之后腰痛隨之減輕,持續性腰背鈍痛為多見,此類疼痛的感覺部位較深,定位不準確,是一種局限性或廣泛性疼痛。平臥減輕,站立或過勞后加劇(與腰肌勞損不同)。一部分病人為痙攣性劇痛,難以忍受。類似絞痛樣,可持續數天乃至數周(與椎管狹窄不同),此類一般發病較急。一部分病人腰痛出現在明確的腰部外傷后的當時、數天后、數月后乃至年余,一部分患者腰痛可不明原因突然發生。
(2)坐骨神經痛;由于95%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生于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隙,故下肢放射痛占80%,其中后型(椎管型)可占95%。下肢放射痛分刺痛和電擊樣劇痛兩種,前者多見。疼痛多為一側性,極少數(中央型、中央旁型)表現為雙下肢痛,疼痛可因咳嗽、打噴嚏而加重。坐骨神經痛多為逐漸發生,且多起于臀部,逐漸下行放射。少數病例可出現由下向上放射痛。但放射部位則是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而定:
?、傺?~骶1椎間盤突出,放射痛經大腿后腘窩到小腿后側方、踝部及小趾。
?、谘?~腰5椎間盤突出,放射痛經大腿外后側,腘窩到小腿外方,足背及坶趾。
?、垩?~腰4椎間盤突出,放射痛經大腿前方下行至小腿內前方及足背內前方。
上一節腰椎間盤突出可有下一節以下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這與突出的位置偏外或稍居中有關。
一側坐骨神經痛可以轉換到對側。腰、腿痛可以是持續性的,也可以是間歇性的。
疼痛的性質常為麻痛,針刺樣痛,或燒灼樣痛,重者似刀割樣痛,嚴重者,病人常采取各種體位試圖減輕痛苦。
(3)腹股溝區痛;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時,突出的椎間盤可壓迫腰l、2、3神經根,導致其支配區域的腹股溝區痛。此外,低位椎間盤突出癥亦可引起腹股溝或會陰區痛。這種疼痛多為牽掣痛。
(4)間歇性跛行:病人步行距離的增加下肢疼痛,麻木或無力,停步休息或彎腰﹑下蹲,癥狀減輕或緩解。步行的距離為數十米或數百米出現椎間盤突出繼發腰椎管狹窄,對伴有先天性發育性椎管狹窄(矢徑小者),脫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狹窄程度,以致誘發本癥狀。
(5)肌肉癱瘓或肌力減弱:肌肉癱瘓出現于神經根受壓迫嚴重時;肌力減弱較為多見,皆與神經分布區域有關。
(6)麻木:部分腰間盤突出癥患者無下肢疼痛而僅僅出現肢體麻木,麻木區域仍按神經受累區分布。
(7)馬尾綜合征:主要見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少見。有巨大突出時可壓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馬尾神經,出現雙側嚴重坐骨神經痛,會陰麻木,排便排尿不利,女性患者可有假性尿失禁,男性患者出現陽痿。
(8)其它:亦有報道腰椎間突出癥患者出現患肢尾骨痛、發涼,小腿水腫、足下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