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宮血病是較常見的一種婦科病,其中以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最為多見。很多女性都對宮血病不了解,都想知道宮血病,長時間的子宮出血及伴隨的貧血對青春期女性的影響是很大的,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與學習,專家建議青春期功血的治療越早越好。
1、無排卵型功血
(1)青春期功血
見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軸不成熟,不能建立規律排卵所致。
其臨床表現初潮后月經稀發,短時停經后發不規則性月經過多,經量過多,經期延長,而致嚴重貧血。
(2)更年期(圍絕經期)功血
即≥40歲婦女至絕經前后之婦女功血,其間無排卵功血發生率逐年增加。
臨床表現為:月經頻發(月經頻發周期≤21天的不規則性子宮出血,常伴月經過多。),周期不規則,經量過多,經期延長。10~15%患者呈嚴重不規則月經過多、崩漏和嚴重貧血。內膜活檢多呈現不同程度的內膜增生過長,故診刮是必要的,尤應注意排除婦科腫瘤(子宮肌瘤、內膜癌、卵巢癌、子宮頸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宮出血。
2、排卵型功血
最多見于育齡婦女,部分見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婦女。
(1)排卵型月經失調
排卵型月經稀發
見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長,黃體期正常,周期≥40天,月經稀發(周期≥40天的不規則性子宮出血,常伴月經過少)并月經過少(指月經周期規律,僅經量減少者),常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見于更年期近絕經期婦女,常進展為自然絕經。
排卵型月經頻發
青春期少女卵巢對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強而使卵泡發育加速,卵泡期縮短,月經頻發(周期≤21天的不規則性子宮出血,常伴月經過多),但排卵和黃體期仍為正常。如患者為更年期婦女則呈現卵泡期和黃體期均縮短和早絕經。
(2)黃體功能障礙
黃體不健
即黃體過早退化,黃體期縮短≤10天。臨床表現為月經頻發,周期縮短,經前出血和月經過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產。內膜病理為不規則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
黃體萎縮不全
亦稱黃體功能延長,即黃體不能在3~5天內完全退化,或退化時間延長,或在月經期仍持續分泌一定數量之孕酮而致子宮內膜不規則性脫卸。經期延長,出血量多,合并黃體過早退化時,則表現月經頻發、月經過多(指經量過多和/或伴經期延長之有規律周期性子宮出血)。多見于人工流產、引產后,合并子宮肌瘤、內膜息肉和子宮腺肌病者。
3、月經中期出血
亦稱排卵期出血。指兩次正常規律月經之間少量子宮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動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個別出血較多并持續到月經期而形成假性月經頻發。
由于功能性子宮出血頻繁,流血時間長,流血量多,患者常常因為失血而出現貧血癥狀如面色蒼白,眼瞼,口唇,爪甲蒼白,自覺乏力、頭暈、耳鳴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