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癥,顧名思義,就是皮膚變硬的疾病。皮膚的改變是系統性硬化癥的標志性癥狀。但病變程度差別很大,輕者僅有局部皮膚的硬化和鈣化,嚴重者可出現全身廣泛性皮膚硬化增厚。典型的皮膚損害依次經歷腫脹期、浸潤期和萎縮期三個階段。病變呈對稱性,病變多由手指逐漸向近端擴展,病變皮膚與正常皮膚的界限不清。硬化癥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如果忽視治療多發性硬化癥,會導致患者殘廢。下文是關于硬化癥癥狀介紹。
硬化癥癥狀體征
因硬化癥會侵犯神經纖維的髓鞘、故臨床癥狀端看受損神經纖維為何而決定。一般而言運動、感覺、以及視覺的影響都很常見;若腦干及小腦系統的神經纖維受損、復視、吞咽困難、步履不穩、暈眩的癥狀亦可能發生。如果脊髓發炎、除了運動、感覺功能外、排泄的功能亦發生障礙。少數病患還會有癲癇及智能障礙的發生。
硬化癥的特征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癥狀和體征的多樣化,配合反復的緩解與復發。最常見的發病癥狀為感覺異常,出現在一個或幾個肢體,軀干或一側的面部;腿或手的無力或笨拙;或視覺障礙,例如單眼的部分性失明與眼球活動時的疼痛,視物模糊或暗點。其他常見的早期癥狀包括眼肌癱瘓造成的復視,一個或多個肢體的短暫無力,輕微的步態障礙,一個肢體的輕度僵硬與異常的易疲乏,膀胱控制困難,眩暈,以及輕度的情緒障礙;所有這些癥狀反映中樞神經系統內播散病變,而且往往可以發生在疾病被確診之前數月或數年之久。身體溫度的升高可使癥狀和體征加重。
硬化癥并發癥
多數死因仍是嚴重疾病後衍生的并發癥、如敗血癥、吸入性肺炎、褥瘡等。只有少數病患因腦干生命中樞發炎導致心血管、呼吸系統的影響而死亡。
硬化癥的危害
疲倦感
可用金剛烷胺、匹莫林治療,并在專業理療師的指導下進行功能鍛煉。疲乏,是多發性硬化癥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持續的疲勞與神經功能喪失的水平或MRI顯示的損傷沒有關系,但卻與精神抑郁有關。發生于1個或多個肢體周圍或軀干部位的麻刺感、針刺感、重壓感,一種像被箍住樣的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