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生活治療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忙于工作,導致很多人開始出現腰酸背痛現象,可以說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骨痛”的經歷,腰痛、胸痛、背痛、腿痛等等,或輕或重,時間或長或短,有自行緩解的,也有經過醫生治療而緩解的。這些疼痛絕大多數都是良性過程,但有一種骨痛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疼痛。
由于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的惡性克隆性增殖,產生異常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因此,其主要表現為骨髓瘤細胞的增生、浸潤和破壞骨組織以及骨髓外的其他組織,出現骨痛、骨折、貧血、出血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導致的感染、腎臟病變等。
骨痛,常常是多發性骨髓瘤的首發癥狀,也是本病的最主要癥狀之一。大約有2/3的病人在就診時具有此癥狀。國內資料統計顯示,以骨痛為首發癥狀者占55.2%~73.9%。這種骨痛無特異性,輕重程度不一,早期的骨痛常常是輕度的、暫時的,可為游走性或間歇性,因此,在疾病的早期不少患者被誤診為風濕癥、類風濕性關節炎、肋軟骨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骨質疏松癥、腰扭傷、骨結核等等,不少病人初始并不到血液科就診,而是到骨科等其他科室就診,隨著疾病的進展,骨痛可變為持續性、劇烈性,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等。
骨痛是由于多發性骨髓瘤導致的溶骨性病變所致,是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為什么多發性骨髓瘤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溶骨病變而且在疾病之初就存在?目前的機制并不是十分清楚。腫瘤細胞對骨質的直接侵蝕并不是主要的原因。目前多數觀點認為是由于腫瘤細胞分泌的一些細胞因子激活了破骨細胞所致。其中比較重要的細胞因子是破骨細胞激活因子(OAF),而OAF的活性卻需經過其他一些細胞因子的介導,如白介素1β(IL-1β),淋巴細胞毒素、腫瘤壞死因子β(TNFβ)、白介素6(IL-6)等。這些細胞因子能夠 激活破骨細胞,導致骨質疏松、骨質破壞。
根據上面對多發性骨髓瘤癥狀內容的介紹之后,大家對多發性骨髓瘤有了一定的認識,如果大家想更詳細的了解多發性骨髓瘤方面的知識,隨時可以進行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