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蕁麻疹性血管炎的因素不明,有報告由于碘過敏,反復寒冷刺激,以及病毒、細菌、寄生蟲等過敏原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真皮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血管周圍有較多的中性白細胞,可見核塵及紅細胞外溢,血管壁有纖維蛋白樣變性。
一、蕁麻疹性血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
1.本病多見于中年婦女,發病年齡大多在30~40 歲之間,起病時,常伴有不規則發熱,有時可達38~39 ℃。
2.皮膚主要特征為風團,極像蕁麻疹,但風團皮損持續時間長,往往24~72 小時,甚至數天不消失。自覺有癢感或燒灼感。風團觸之有浸潤,有時病損之處可見點狀出血。少數病例有水皰,但無壞死;損害消退后遺留色素沉著或脫屑。
3.本病常伴有關節痛及關節炎,主要見于四肢關節,有時有關節腫脹,也可有腹部不適,淋巴結腫大等,晚期可出現腎臟損害,少數病例可發生癲癇,腦膜炎及單側視神經炎等,血管炎性蕁麻疹常是皮肌炎,變應性血管炎,SLE等的早期癥狀,故應密切觀察病程變化。
二、蕁麻疹性血管炎的并發病癥
本病的并發癥有:休克、左心衰、雙上肢疼痛等嚴重疾病,故應積極給予有效治療。另外導致本病治療的有效率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常常并發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和急性喉頭水腫。
1.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種因慢性病變而導致氣道受阻的疾病,一般是指慢性氣管炎及肺氣腫兩種疾病。病徵在初期可能不易被察覺,但隨著病情發展,徵狀漸漸加重。一般徵狀有:經常咳嗽、容易氣喘,雖然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病情惡化較慢,卻會損害呼吸系統,影響肺功能,也可引致肺炎,甚至死亡。
2.急性喉頭水腫
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口唇發紺青紫,早期會有嗆咳。嚴重者會導致窒而死亡,特別對小兒來說是危及生命的一種兇險急癥,由于小兒喉腔狹窄、粘膜后組織疏松等特點,氣管插管后易發生喉頭水腫、喉梗阻。因此應積極地預防并治療。
蕁麻疹性血管炎主要根據臨床表現跟實驗室檢查來診斷:臨床表現主要為皮膚風團持續24 小時以上;伴發熱、關節痛、腹痛等;淋巴結腫大;嚴重者可有腎臟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