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中耳炎的癥狀大多伴隨感冒后發生,而較少因游泳、挖耳朵造成。根據統計,急性中耳炎治療過后,大部分患者中耳仍有積液存在,而積液性中耳炎如再加上感冒,很可能導致急性中耳炎復發,因此家長得密切注意病情發展。
下面請專家為我們介紹一下小兒中耳炎的癥狀表現:
(一)早期(醫學上稱咽鼓管阻塞期):小兒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出現耳鳴、耳內不適等(小兒不會表達),但耳部的難受會影響寶寶玩耍和睡眠。醫生在此期檢查可發現有耳膜(醫學上稱鼓膜)內陷,中耳內有積液。
(二)進展期(醫學上稱化膿前期):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可達39℃~40℃,小兒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這些表現類似感冒或腸炎,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檢查后可發現耳膜充血、聽骨紅腫、外凸。
(三)高峰期(醫學上稱化膿期):小兒高燒、拒食,嚴重者面色發灰、波動性耳鳴、聽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檢查可發現耳膜外凸,中耳內積膿。
(四)后期(醫學上稱消散期):一般在患病4-5天后,小兒的體溫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
以上內容就是專家為您介紹的有關小兒中耳炎的癥狀的詳細信息,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