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視病癥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眼部疾病。共同性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互相平等行,又不能同時注視一目標,以致一眼正位時,另一眼位偏斜。斜視的病人因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個物體時,此物體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視網膜中心凹上,斜視眼則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視物就會出現復視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喪失兩眼之單一視功能與立體感,有的還會導致視力發育不良而造成弱視。
斜視的主要癥狀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請看具體介紹:
1、眼位偏斜
即兩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雙眼視軸呈分離狀態,其中一眼注視目標,另一眼就偏離目標。共同性斜視的眼位偏斜方向以水平偏斜多見,單純的垂直偏斜者少見,有的可合并垂直偏斜。
2、復視與混淆
復視是兩眼將外界同一物體視為兩個物體的現象。由于眼位偏斜以后,雙眼視網膜間的對應關系發生了變化,即原來健眼黃斑與斜眼黃斑相對應的關系,變成健眼黃斑與斜眼黃斑外的視網膜成分相對應,外界同一物像落在雙眼視網膜非對應點上,則被視中樞感知為兩個物像。健眼為黃斑注視,產生的物像清晰,位于正前方,被稱為實像;斜眼用黃斑外的一點注視,產生的物像模糊,被稱為虛像。
3、斜眼抑制
斜眼抑制是眼位偏斜以后,產生復視與混淆,為避免這些視覺紊亂的干擾,視中樞就主動抑制產生斜視眼物像的反應。抑制的方式有3種,即固定性抑制、機動性抑制和非中心注視。
4、單眼視
單眼視即眼位偏斜后,斜視眼的視覺功能被抑制,患者總是以一眼視物,雙眼不能同時注視物體,沒有相互配合和協調的機會,如發病較早,就必然影響雙眼視的發育。
5、交叉注視
有明顯內斜的幼兒,尤其是先天性內斜視患兒,向正前方注視時,兩眼可交替注視,而向側方注視時,則用右眼注視左側視野的目標,用左眼注視右側視野的目標,這種現象稱之為交叉注視。由于向側方注視時,眼球不需要外轉,日久外轉功能被抑制,外觀上好似外直肌麻痹一樣,其實并非真正的外直肌麻痹,如果遮蓋一眼數小時,外轉功能則恢復正常。或者將患兒頭部突然快速向對側轉動,即可看到眼球正常的外轉運動。
6、雙眼注視野改變
視野就是當眼球向正前方注視不動時所見的空間范圍。雙眼視野相互重疊的部分稱為雙眼視野。這是雙眼視功能形成的基礎。雙眼視野不相重疊的部分在顳側,稱為顳側新月,顳側新月僅能被同側眼注視到。眼位偏斜以后,雙眼視野則發生改變,內斜時,斜眼視野向鼻側移位使雙眼相互重疊視野范圍擴大,顳側視野范圍縮小,總的視野范圍縮小。
溫馨提示:斜視影響雙眼視覺功能,嚴重者沒有良好的立體視力。立體視力是只有人類和高等動物才具有的高級視覺功能,是人們從事精細工作的先決條件之一。如沒有良好的立體視覺,在學習和就業方面將受到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