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緒激動很容易導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一種疾病,因為發病突然,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同時給患者的心里造成很大的陰影,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心律失常的癥狀,多多了解心律失常的癥狀,在癥狀早期出現時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具體心律失常的癥狀是什么呢?
1、竇性心動過緩
竇性心律頻率低于每分鐘60次(成人)稱為竇性心動過緩。一般無非凡癥狀,心率太慢可引起頭昏、乏力、胸悶,甚至昏厥。嚴重時也可引發心力衰竭、心絞痛、低血壓等。
2、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有明顯的快慢不規則,稱為竇性心律不齊,一般無任何癥狀,臨床意義不大。
3、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律頻率超過每分鐘100次(成人)稱為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的開始和終止時,心率的增快和減慢都是逐漸改變的,病人主要有心悸、不安等癥狀,診斷發現心尖搏動增強(心尖搏動【譯】:心尖搏動心臟收縮時,心尖撞擊心前區胸壁,使相應部位肋間組織向外搏動,稱為心尖搏動),心音響亮。
4、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簡稱病竇綜合征,是竇房結及其四面組織病變引起其起搏和(或)沖動傳出障礙,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和臨床現象。起病隱襲,進展緩慢,從無癥狀到癥狀嚴重可長達5~10年或更長。臨床現象為腦、心、腎等臟器供血不足,特殊是以腦供血不足的癥狀為主,如乏力、頭昏、眼花、失眠、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易激動等,也可有心悸、胸悶、胸痛、夜尿多、食欲減退等,上述癥狀可持續存在,也可間歇發作。
5、過早搏動
由異位起搏點提前發出沖動,引起心臟提前搏動,稱為過早搏動,簡稱早搏或期前收縮。根據過早搏動異位起搏點的不同,可分為房性、房室連接區性及室性三種,其中以室性最通常,房性次之,房室連接區性最少見。過早搏動每分鐘超過5-6次,稱為頻發過早搏動;
溫馨提示:對于心律失常患者來說,要保持環境的清靜,特別是在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的身邊更應該注重。嘈雜聲音對患者會造成較大的刺激,加重病情。注重休息,輕者可做適當活動,嚴重者需盡量臥床靜養,室內光線一般不宜過強。喘息不能平臥者,應用被褥墊高背部或采用半臥位。
【參考文獻:《專家解答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