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是除心臟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和甲亢性心臟病以外的以心肌病變為主的一組疾病。狹義的心肌病是指原發性心肌病,包括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四種。
一、擴張型心肌病
起病緩慢,早期除心臟擴大外無明顯異常,后期常為全心衰竭。患者乏力、活動后氣短、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出現浮腫、腹水及肝大等。另外,可有各種心律失常、合并腦、腎和肺等部位栓塞,甚至猝死。心律失常以異位心律和傳導障礙為主。二維心臟超聲檢查示心臟各腔室擴大,室間隔、左室后壁運動減弱,射血分數降低,左右心室流出道擴大。診斷主要根據前述的臨床表現,除外其他類型心臟病,結合X線,超聲心動圖等常可確診。
二、肥厚型心肌病
特征為心室肌肥厚,尤其是室間隔呈不對稱性肥厚,部分可引起心室流出道梗阻。起病緩慢,早期表現為勞累后呼吸困難、乏力和心悸。心絞痛亦較常見,服硝酸甘油療效不明顯。昏厥是病情嚴重的信號,晚期可出現心力衰竭,且常合并心房顫動。體檢心界可向左擴大,心前區可聞及收縮中、晚期噴射性雜音,第二心音常分裂。心室造影示心室腔縮小,肥厚的心肌凸入心室腔內。
三、限制型心肌病
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以心內膜心肌纖維化、心肌僵硬及心室舒張充盈受阻為特征。起病緩慢,早期可有發熱、乏力、頭暈、氣急等癥狀,晚期出現全心衰竭。心房顫動也較常見,部分合并內臟栓塞。查體心臟搏動弱、心音純、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可聞舒張期奔馬律及心律不齊。
四、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舊稱為致心律失常右室發育不良。其特征為右室心肌被進行性纖維脂肪組織所置換,早期呈典型的區域性,逐漸可累及整個右心室甚至部分左心室,而間隔相對很少受累。常為家族性發病,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不完全外顯、隱性型也有報道。臨床常表現為心律失常、右心擴大和猝死,尤其在年輕患者。
溫馨提示:
心肌病常見的并發癥有心律失常、心衰、栓塞、感染性心內膜炎及猝死。感染性心內膜炎和猝死多發生于有心肌肥厚者;栓塞多發生于心肌纖維化及收縮力下降、合并心房顫動、久臥不動或用利尿藥的患者中。猝死是常見的致命性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