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指正常止血功能發生障礙所引起的異常情況,由血管壁異常、血小板數量或功能異常、凝血機能障礙所引起的,表現為自發出血或輕微損傷后出血不止。
由于止血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急診出血的患者更易造成診斷上的疏忽或延誤,因此正確的診斷和處理出血患者必需基于對凝血機制的理解。
出血性疾病比較棘手, 很多人會想要知道該病的癥狀,下面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出血性疾病的癥狀。
血小板異常
(一)血小板減少
①血小板生成減少
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方法:五期療法)、白血病、感染、藥物抑制等;
②血小板破壞過
血小板多;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物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③血小板消耗過多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二)血小板增多
①法發性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
②繼發性
繼發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脾切除后、感染、創傷等。
(三)血小板功能缺陷
①遺傳性
血小板無力癥、巨大性血小板病、原發性血小板病;
②繼發性
繼發于藥物、尿毒癥、肝病、異常球蛋白血癥等。
凝血異常
(一)遺傳性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因子Ⅺ缺乏癥、凝血酶原缺乏癥,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血管性血友病及先天性因子Ⅴ、Ⅶ、Ⅹ、Ⅶ缺乏癥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等。
(二)獲得性嚴重肝病、尿毒癥、維生素K缺乏及彌散性血管內凝學所致的凝學因子被消耗。
(三)循環中抗凝學物質增多或纖溶亢進因子Ⅷ抗體、因子Ⅸ抗體、肝素樣抗凝物抗凝藥物治療、原發性纖溶及彌散性血管內凝學所致的繼發性纖溶。
綜上所述是關于出血性疾病的癥狀,希望可以幫助您了解出血性疾病。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