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些年的臨床統計表明,腦垂體瘤的患者與日俱增,而其多數為女性患者,尤其是育齡婦女,發生腦垂體瘤的情況非經常見,所以要引起廣大女性朋友的重視,那么什么是腦垂體瘤呢?
腦垂體瘤系良性腺瘤,相當常見,約10萬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來有增多趨勢,特別是育齡婦女。據臨床統計表明:腦垂體瘤占顱內腫瘤的12.2%。垂體位于顱底碟鞍的垂體窩內,由垂體柄與下丘腦相連,其大長1.2cm,寬0.8cm,高0.6cm,成年男性垂體重0.35~0.80g,女性重0.45~0.90g。垂體又分前后兩頁,前頁為腺垂體,后頁為神經垂體;垂體前葉分泌多種激素,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泌(崔)乳激素、黃體生成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等。垂體后葉主要儲存與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
其癥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生長激素細胞腺瘤:早期瘤僅數毫米大小,主要表現為分泌生長激素過多。未成年病人可發長過速,甚至發育成巨人。成人以后為肢端肥大的表現。如面容改變,額頭變大,下頜突出、鼻大唇厚、手指變粗、穿鞋戴帽覺緊,數次更換較大的型號,甚至必需特地制作,有的病人并有飯量增多,毛發皮膚粗糙,色素沉著,手指麻木等。重者感全身乏力,頭痛關節痛,性功能減退,閉經不育,甚至并發糖尿病。
(2)催乳素細胞腺瘤:主要表現為閉經、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脫落、皮膚蒼白細膩、皮下脂肪增多,還有乏力、易倦、嗜睡、頭痛、性功能減退等。男性則表現為性功能減退、陽痿(ED)、乳腺增生、胡須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縮、精子數目減少、不育等,男性女性變者不多。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腺瘤:臨床表現為身體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多血質、腹部大腿部皮膚有紫紋、毳毛增多等。重者閉經、性功能減退、全身乏力,甚至臥床不起。有的病人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
(4)甲狀腺刺激素細胞瘤:少見,由于垂體甲狀腺刺激素分泌過盛,引起甲亢癥狀,在垂體瘤摘除后甲亢癥狀即消失。另有甲狀腺機能低下反饋引起垂體腺發生局灶增生,漸漸進展成垂體腺瘤,長大后也可引起碟鞍擴大、附近組織受壓迫的癥狀。
平時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保護我們健康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危害我們的因素,我們要避開這些致病因素,找出保護我們健康的方法。任何疾病都有保健的方法,能夠使患者在治療后有一個恢復的過程,患者必須知道這種方法,不然治療效果就會打折扣。這種疾病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威脅已經很大,所以我們要做好疾病的保健與治療,幫助患者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