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垂體瘤,很多人已經不再陌生了,但還有一些人對于垂體瘤卻知之甚少。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有關于垂體瘤的臨床表現。
1.內分泌功能亢進征象:在早期微腺瘤階段即可出現內分泌功能亢進征象。隨著腺瘤的長大和發展,可壓迫、侵蝕垂體組織及其垂體、蝶鞍周圍結構,產生內分泌功能低減,出現視功能障礙及其他顱神經和腦癥狀。不同種類垂體腺瘤的內分泌表現:
① 泌乳素腺瘤:主要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索減少所致閉經、溢乳、不育為臨床特征,重者腋毛脫落、皮膚蒼白細膩、皮下脂肪增多,還有乏力、易倦、嗜睡、頭痛、性功能減退等。男性則表現為性欲減退、陽萎、乳腺增生、 胡須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縮、精子數目減少、不育等。
② 生長激素腺瘤:由于生長激素持續分泌過多,早期數毫米微腺瘤可致代謝紊亂,引起骨骺、軟組織和內臟過度生長等一系列變化,病程緩慢,進行性發展,在青春期前,骨骺尚未融合起病者,可發生生長過速,表現為巨人癥。成年人骨骺融合者,則表現為肢端肥大癥,如面容改變,額頭變大, 下頜突出、鼻大唇厚、手指變粗、毛發皮膚粗糙,色素沉著,手指麻木等。重者感全身乏力,頭痛關節痛,性功能減退,閉經不育,甚至并發糖尿病。
③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由于垂體腺持續分泌過多AcTH,引起腎上腺皮質增生促使皮質醇分泌過多,即皮質醇增多癥(Cushin8r s Syndrome)。導致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和病理變化,并出現許多臨床癥狀和體征。臨床表現為身體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腹部大腿部皮膚有紫紋、毳毛增多等。重者閉經、性欲減退、全身乏力,甚至臥床不起。有的病 人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
④ 甲狀腺刺激素細胞腺瘤:罕見。由于垂體甲狀腺刺激素分泌過盛,引起甲亢癥狀,在垂體瘤摘除后甲亢癥狀即消失。另有甲狀腺機能低下反饋引起垂體腺發生局灶增生,漸漸發展成垂體腺瘤,長大后也可引起蝶鞍擴大、附近組織受壓迫的癥狀。
⑤ 無分泌功能腺瘤:多見中年男性和絕經后女性,以往稱垂體嫌色細胞腺瘤,缺乏血漿激素水平而臨床癥狀不顯著。
⑥ 惡性垂體瘤:病史短,病情進展快,不只是腫瘤長大壓迫垂體組織,并且向四周侵犯,致鞍底骨質破壞或浸入海綿竇,引起動眼神經麻痹或外展神經麻痹。有時腫瘤穿破鞍底長至蝶竇內,短時期內神經癥狀暫不明顯。
2.頭痛:早期約2/3患者有頭痛,主要位于眶后,前額和雙額部,程度輕,間歇性發作,多系腫瘤直接刺激或鞍內壓增高,引起垂體硬膜囊及鞍膈受壓所致。
3.視力視野障礙:早期垂體腺瘤常無視力視野障礙。隨著腫瘤長大,約60%-80%病例可出壓迫視通路不同部位,而致不同視功能障礙,典型者多為雙顳側偏盲,視力障礙嚴重者多系晚期腫瘤視神經萎縮所致。
4.其他神經和腦損害:如腫瘤向后上發展壓邊垂體柄和下丘腦可出現尿崩癥和下丘腦功能障礙;向前方伸展至額葉,可引起精神癥狀、癲癇、嗅覺障礙;向側方侵犯海綿竇,可發生II、IV、V、VI顱神經麻痹;向后長入腳間池、斜坡,壓迫腦干,可出現交叉性麻痹,昏迷等。向下突人蝶竇,鼻腔和鼻咽部,可出現鼻衄,腦脊液漏,并發顱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