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就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痛風病。這種疾病來勢比較快,往往讓患者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就感覺到關節周圍出現劇烈的疼痛不適。與此同時。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這種疾病還會發展為慢性。產生其他的并發癥。
高尿酸血癥的癥狀:
一.原發性痛風
以往在我國認為比較少見,但近年來由于營養條件改善,平均壽命延長,以及引起對本病注意等因素,已有較多發現,患病率隨年齡而漸增,多見于男性,男女之比約為20∶1,女性很少發病,如有發生大多在經絕期后。
痛風患者的自然病程及臨床表現大致可分下列四期:
?、贌o癥狀高尿酸血癥期。
?、诩毙酝达L性關節炎發作期。
?、弁达L發作間隙期(inter-criticalgout)。
?、苈酝达L石性關節炎(chronictophaceous)。
(一)無癥狀高尿酸血癥
血清尿酸鹽濃度隨年齡而升高,又有性別差異,在兒童期男女無差別,平均為3.6mg%,性成熟期后男性高于女性約1mg%,至女性絕經期后兩者又趨接近,因此男性在發育年齡后即可發生高尿酸血癥,而女性往往發生于絕經期后,不少高尿酸血癥病者可以持續終生不發生癥狀,稱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血清尿酸鹽濃度愈高,時間愈長,則發生痛風和尿路結石的機會愈多,痛風的發病年齡以40歲左右達最高峰。
(二)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是原發性痛風最常見的首發癥狀,好發于下肢關節,典型發作起病急驟,患者可以在上床睡覺時還很健康,但到了半夜因腳痛而驚醒,數小時內癥狀發展至高峰,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痛甚劇烈,甚至不能忍受被褥的覆蓋,大關節受累時可有關節滲液,并可伴有頭痛,發熱,白細胞增高等全身癥狀。
(三)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
在未經治療病人,尿酸鹽在關節內沉積增多,炎癥反復發作進入慢性階段而不能完全消失,引起關節骨質侵蝕缺損及周圍組織纖維化,使關節發生僵硬畸形,活動受限,在慢性病變的基礎上仍可有急性炎癥反復發作,使病變越來越加重,畸形越來越顯著,嚴重影響關節功能,個別患者急性期癥狀輕微不典型,待出現關節畸形后始被發現.
(四)腎臟病變
臨床所見歷時較久的痛風病人約1/3有腎臟損害,表現為三種形式:痛風性腎病、急性腎功能衰竭、尿路結石。
二.繼發性痛風
大多發生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癥,多發性骨髓瘤,溶血性貧血,淋巴瘤及多種癌癥化療時,細胞內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產生過多;或在腎臟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晚期,由于腎功能衰竭尿酸排泄困難而使血尿酸增高,繼發性痛風患者血尿酸濃度常較原發性者為高,尿路結石的發生率亦高,但由于病程不可能很長,關節癥狀不若原發性者典型,且往往被原發疾病所掩蓋,不易被發現,由于病人大多病情垂危,壽命不長,因此各種慢性期表現比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