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個折磨人的病,它要是發作疼痛起來讓人難以忍受?,F在人們的飲食和生活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換,所以,造成了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痛風就是這些慢性疾病中的一個。痛風到了晚期會形成痛風石。
痛風病如果反復發作的話,就會導致在痛風患者的身體中出現一種堅硬如石的結節,稱為"痛風石"。其實痛風石也就是尿酸鈉的結晶。這種尿酸鈉結晶沉積于軟組織,引起慢性炎癥及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的結節。這種痛風結節也可在關節附近的滑囊膜、腱鞘與軟骨內發現。在關節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質,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質遭受損毀。
一、常見于耳郭和手指、足趾關節。
在關節附近的骨骼中侵人骨質,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質遭受損毀。這種痛風結節也可在關節附近的滑膜囊、勝鞘與軟骨內發現。痛風石大小不一,小痛風石的癥狀的如沙粒,大的可如雞蛋。血尿酸濃度越高,病程越長,發生痛風石的機會也就越多。痛風石逐漸增大后,其外表皮膚可能變薄潰破,形成竇道,排出白色牙膏樣的尿酸鹽結晶物,經久不愈。發生在手足肌腆附近的結石,常影響關節活動。嚴重者需手術治療。近年來,由于降低血中尿酸的有效藥物逐漸增多,應用漸廣,所以痛風石的出現已見減少。這是尿酸鈉結晶沉積于軟組織引起慢性炎癥及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的結節腫。
二、外耳的耳輪、尺骨鷹嘴、指間和掌指關節、指端皮膚、手掌、腕關節、拓趾、蹂關節、足背、足底、膝關節囊和肌健等處。
這些部位的痛風石因比較表淺,容易被發現。少見的部位有鼻軟骨、瞼板軟骨、角膜和鞏膜等部位。偶爾在大動脈、心肌、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舌、會厭、聲帶和構狀軟骨、氣管軟骨、陰莖、包皮上也會出現痛風石。極少見于軀千部,如肩、胸、腹、背、腰、臀等處,大腿及上臂等處也少見??赡苁沁@些部位局部溫度和血液循環較好.局部組織的pH值 較四肢末梢高,尿酸鹽結晶不易在這些部位沉積的緣故,但也不是絕對不會發生,所以當這些部位發現皮下結節時,不能排除痛風石的可能性。據目前所知,僅腦組織無痛風石形成。
由于尿酸沉積于結締組織,逐漸形成痛風石。過程隱襲,小的僅能觸及,大的肉眼可見。痛風石出現的時間在發病后3~42年。平均出現時間為10年。少于5年有痛風石者少見。10年后約1/2患者有痛風石。以后逐漸增多,20年后只有28%無痛風石。下肢功能障礙達24%。尿酸沉積于關節內和關節附近,與血尿酸濃度密切有關。出現的部位按頻率依次為耳輪、手、足、肘、膝、眼瞼、鼻唇溝。比較少見的部位尚有脊椎關節、心肌、二尖瓣、心臟傳導束及咽部等。初期形成的結石較軟,表皮紅色,內含乳白色液體。其中有尿酸鈉結晶。數周內,急性癥狀消失,形成腎硬痛風石,并逐漸增大,使關節受到破壞,關節強直,畸形,關節活動受限。痛風石可以潰爛,形成瘺管,化膿較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