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是由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和其他的組織中,從而引起的病損及炎性的反應,痛風性關節炎大多有遺傳因素和家族因素,這種病多發于40歲以上的男性,大多見于拇趾跖趾關節,也可發生于其他的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
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表現
1.原發性痛風性關節炎多發生于40歲以上男性,女性少見,約占5%。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2.無癥狀期。僅有高血尿酸。血尿酸增高至關節癥狀發作時間可達數年。
3.急性發作期。可伴有發熱,高達38—39℃。乏力、厭食、頭痛等癥狀。經1—2周后癥狀緩解,間歇數月至數年后復發。其他關節趾、拇指、掌指關節、踝、腕、膝、肩等也可發生。飲酒、暴食、疲勞、創傷或精神刺激等均可誘發關節炎發作。
4.慢性關節炎期。關節炎頻繁發作,間歇期變短、關節腫脹、關節骨端破壞和增生而致畸形。于耳廓或關節部位出現痛風石。位于皮下,呈淡黃色之結節。痛風石破潰時可流出石灰狀物,竇道難以愈合,可繼發化膿性感染。
慢性期尿酸鈉在關節內沉著逐漸增多,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縮短,受累關節增多,疼痛加劇,炎癥不能完全消退,出現痛風石,痛風石以關節和腎臟較多見,外耳的耳輪、跖趾、指間和掌指關節等處也會出現痛風石,隨著風石的不斷沉積增多,導致關節肥大、畸形、僵硬、活動受限。
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特點
1.發病突然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往往在無病狀態下突然發病,即使患者自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發病,但機體卻已經潛伏了很大的危險。
2.夜間發作
痛風性關節炎第一次發作往往會在晨間兩三點時突然發生,時常是痛到無法入睡。
3.腳趾關節疼痛
第一次發作痛風關節炎的部位為第一跖趾關節,突然痛、熱、脹、紅、腫等。有些患者還會有麻木、針刺、灼熱、跳動等感覺。另外疼痛異常劇烈,關節受限。
4.患處皮膚紅腫
通風性關節炎在發作時,常出現本病的出現痛、腫、脹、紅、熱等現象,皮膚紅呈櫻桃色,但輕壓局部皮膚,可出現明顯褪色。
溫馨提示: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的不同,所表現的出來的各種癥狀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盡量還是去正規的醫院檢查治療,最后,希望患者朋友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