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目前對糖尿病的了解越來越全面,同時也常常忽略了糖尿病足的危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情嚴重時易發的并發癥之一。糖尿病足患者早期出現下肢麻木、疼痛等癥狀,一般在停止行走或休息后癥狀會得到緩解,這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并重視的關鍵點。
需注意并重視的糖尿病足癥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種十分常見的并發癥,而且是一種后果很嚴重的并發癥,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和能力喪失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足是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所以在糖尿病(糖尿病【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有明顯“三多一少”癥狀,雞吃得多、飲得多、尿得多、人消瘦)患者出現早期糖尿病足的癥狀時,要及時的治療,防止病情的嚴重。
糖尿病足病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塊已形成,支端神經損傷,血管容易閉塞,而足離心臟最遠,閉塞現象最嚴重,從而引發水腫、發黑、腐爛、壞死,形成脫疽糖尿病足癥狀。
早期糖尿病足的癥狀主要是因為患者的血管管腔逐漸狹窄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表現,一般來說,糖尿病足患者早期癥狀有患者會感覺下肢麻木、疼痛、行走距離越來越短,這在臨床上叫做間歇性跛行。若是是患者原來在行走時的疼痛現在坐著不動的時候也會出現疼痛的情況,這些都是早期糖尿病足的癥狀,是需要糖尿病患者朋友們注意并重視的。
另外,糖尿病足癥狀還可表現在: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塊已形成,支端神經損傷,血管容易閉塞,同時微循環受到破壞,壞死組織的代謝物無法排出,糖尿病足癥狀長久堆積后,形成病變組織嚴重腐敗菌感染,形成局部組織腫脹,有些足部發展成呈暗綠色或污黑色。由于腐敗菌分解蛋白質,產生吲哚、糞臭素等,糖尿病足患者身上很容易發出惡臭味。
間歇性跛行,為下肢的早期表現,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缺血使肌肉供血不足,行走一段距離后下肢乏力,勞累及麻木。重者有小腿腓腸肌疼痛,停止行走或休息后可使癥狀緩解。年老者如發生間歇性跛行時高度懷疑由動脈阻塞引起的下肢缺血。
休息痛是糖尿病足部病變的中期表現,當病變發展,下肢缺血加重,不行走也發生疼痛,稱為靜息痛。這種疼痛大多局限在趾或足遠端,夜間尤甚,臥位時疼痛加劇,下肢垂下可有緩解,夜間靜息痛或休息痛。因睡眠時心輸出量最少,下肢灌注注血量也減少,故疼痛常在夜間加重。
溫馨提示:糖尿病患者要養成天天檢查足部的習慣,檢查內容包括足部皮膚是否有水皰、擦傷、裂口,局部皮膚是否有紅腫,皮膚的色澤如何,如果皮膚溫度降低,皮膚顏色為暗紫色甚至紫黑色,則提示局部缺血,容易出現潰瘍并形成壞死。做到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參考文獻:《實用糖尿病學》《糖尿病足與相關并發癥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