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程較長的慢性疾病,在治療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患者配合必要的治療,日常的護理也是尤為重要的。日常對患者身體和情志的護理,可以幫助患者堅持進行輔助治療,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下面就來說一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日常護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需要進行綜合治療,既扶正又祛邪,扶正時強調藥補與食補相結合。患者長期患病,加上食欲減退,很多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貧血、消瘦和乏力,特別是后期長期低熱、肌肉萎縮;另外長期服用消炎、抗風濕類藥,可誘發胃腸道疾病和消化潰瘍;長期服用激素,容易導致骨質疏松、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因此,患者應進食高蛋白、高纖維、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對生、冷、硬、辣、咸、油炸和淀粉較多、易脹氣的食物就要少吃或不吃。
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要定時適量,合理搭配。
除此之外,對患者的情志護理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使患者主動配合,爭取最佳療效。很多患者長期受疼痛折磨和關節功能障礙,導致工作和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讓患者產生各種性格變異和心理障礙,如焦慮、憤怒、煩躁、恐懼和失望等。在具體的心理護理中要做到“五心”服務:一是對患者遇事要耐心,二是日常生活要關心,三是護理上要細心,四是言語上要熱心,五是對患者病情變化和情緒變化上要有恒心和愛心。這樣可以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更加親近、信賴醫護人員,有計劃的護理程序和護理措施就可以為最佳療效提供良好保障了。
以上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和情志的護理做了相關的介紹,我們也了解了日常護理的重要性,其中最關鍵的還是患者自己,如果患者不能夠積極配合,一味的萎靡不振,別人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所以患者要首先堅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