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理目標
減少過度活動及體力消耗。 患者住院期間不會傷害自己和他人。建立和維持營養、水分、排泄、休息和睡眠等方面的適當生理功能。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協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患者計劃其能完成的活動。指導患者及家屬認識疾病、預防復發。接受持續的藥物治療及定期血液檢查。
(二)護理措施及教育計劃
1.提供安全和安靜和環境 患者很易受到環境方面的影響,而更加躁動不安。提供一個較寬大的空間,室內物品要求簡化以避免患者興奮毀物。同時注意室內的物品顏色淡雅。整潔,常具有鎮靜作用,以保證患者安全和情緒穩定。
2.維持適當的營養、休息和個人衛生 患者由于過度忙碌于他認為有意義的活動,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生理上的需求。護理人員必須主動地提供高營養、容易攜帶進食的食物,并以少量多餐的方式維持病人所需的營養與水分。同時合理地安排患者活動、休息和睡眠的時間。并督促提示患者維持適當的穿著及個人衛生。
3.協助患者參與建設性活動,以發泄過剩的精力。 患者往往自覺精力旺盛,加之急躁不安、自控力差、易激惹、容易使精力發泄變成破壞性行為。因此護理人員應正面引導患者做不需要專心,又無競爭性的活動,如參加工娛治療、打球、跑步、拔河比賽、擦地板等活動并加以鼓勵和肯定。如轉移患者注意力仍無法避免患者破壞性行為時,可在醫護人員取得一致并將計劃與患者說明的前題下進行保護性約束和隔離,讓患者明確是協助他增加自我控制能力,方能達到治療效果。
4.協助患者認識自己的疾病,同時學習新的應對技巧。
狂躁癥 - 家庭護理
1.家庭環境要求
興奮躁動的病人,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無規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房間的色彩宜用冷色調,如綠、藍色為好,房間布置也以簡單、清雅為好。在患者發病這段期間內,家中盡量保持安靜,盡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會等。聽音樂時也應盡量放些節奏舒緩的小夜曲或輕音樂,不宜放節奏過于激烈快的樂曲,以免引起病人興奮。
2.如何與興奮躁動病人接觸
在與躁動病人接觸、交談時,態度要和藹、親切、耐心;對話多的病人盡量不要與病人過多的交談或爭論,更不能因病人有夸大言語而諷刺、嘲笑他。病人話特別多時,可采用引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若病人與客人一直說個不停時,家人可在言語中提醒他時間不早了,該休息或吃飯了,或說客人還有其他工作,改天在談等等,這樣病人一般都會樂于接受的。
3.如何做好有沖動、傷人、毀物行為病人的護理
對待這類病人,家屬必須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病人,因狂躁病人大多表現為好關閑事,好打抱不平,小題大做,平時看不慣的事情此時更看不慣,非要周圍或家人按他的意愿辦,盡量滿足他的相對合理的要求,以免引起沖動、傷人行為。另一方面盡量不讓病人外出,因病人在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喜歡表現自己,興奮程度就越高,對病情更不利。同時因興奮癥狀常引起外人圍觀,易導致打人或被人打等傷害事故。所以在做好防范的同時還要積極與醫生聯系,加速治療,盡量縮短病人的興奮期,加強藥物治療,延長患者的日、夜睡眠時間,必要時送往醫院住院治療。另外,有些狂躁病人,有些性欲亢進,常出現追逐異性、裸體等情況,對此,家屬必須看管好。女病人外出時也易被壞人拐騙,所以有明顯性色彩的病人最好不要讓其外出,尤其不能單獨外出,無法限制時最好送往醫院治療。注意一點,病人的沖動行為是病態的表現,家屬決不能采用打罵、捆綁、體罰的方法來制約病人,否則不但無助于控制病情,反而會家中病人的躁動癥狀,增加敵對情緒。
4.如何做好興奮、躁動病人的生活護理
興奮、躁動病人常因“忙忙碌碌”而“廢寢忘食”,饑餓過度時又會出現暴食暴飲,不注意飲食衛生,所以尤其要做好病人的飲食護理,督促病人按時進餐。用餐時最好讓其單獨用餐,以免因多說話精神不集中而影響進餐。若病人不肯按時進餐,可以將作好的飯菜送至正在忙碌的地方,病人常會自行進食。這段時間因病人體力消耗大,說話滔滔不絕,可造成口干舌燥,極度興奮時還會發生脫水,因而飲食量一般要比平時多,注意鼓勵多飲水。在個人衛生方面,如協助洗漱、洗澡、洗頭等,督促更洗衣服,保持床鋪干凈,女病人月經期應協助護理。
5.娛樂活動
對一般興奮性較高的病人,不必限制其活動,如在家里搞清潔衛生、整理內務、洗衣服、種花、種菜等,使病人的精力和體力得到一定的宣泄和消耗,并在藥物的配合下,增加睡眠時間。另外,也可根據病人的愛好,引導做一些文娛活動,如下棋、繪畫、書法、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