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幼兒發生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幼兒常會感覺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就會加劇。較大的幼兒會說耳痛,但嬰幼兒 由于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常表現為煩躁、哭鬧、夜眠不安、搖頭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時耳痛會加劇,所以患中耳炎的幼兒往往不肯吃奶。
這主要與幼兒的耳部解剖特點有關。與成人相比,幼兒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狀,且較寬、直、短,故幼兒患上呼吸道感染時,鼻咽部的細菌或病毒容易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中耳炎的幼兒還常伴有發熱、畏寒、嘔吐及腹瀉等癥狀。
如果孩子有不肯吃奶、夜間啼哭、磨擦單側耳朵、部分聽力喪失或耳朵出現排泄物等癥狀,就應該考慮是否為小兒中耳炎。應該特別指出的是,耳內滲出的 積液如果留存達3個月患兒就可能喪失部分聽力。因此,不論是急、慢性中耳炎,家長都應帶幼兒積極治療,不可拖延,究竟兒童患上中耳炎該怎么護理呢?
65%的幼兒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內,至少會受到一次耳炎或其他聽覺器官疾病的侵擾。如果染病幼兒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導致失聰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幼兒反復患急性中耳炎,還可能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系,比較好去正規的耳鼻咽喉科室確診。一般來說,幼兒中耳炎在感染完全控制、炎癥完全消退后,穿孔 的鼓膜可以自然愈合。
現在還有不少家長用偏方治中耳炎,也就是將某些中藥或藥片磨成粉吹進耳朵里,這是很危險的。如果藥末堵塞鼓膜的穿孔處,內耳鼓室內的膿液引流不 暢,長期刺激、腐蝕鼓膜,可使炎癥向周圍組織擴散。嚴重時膿液可向顱內蔓延,引起硬腦膜外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等并發癥。顱外并發癥如耳后骨膜下膿 腫、迷路炎和周圍性面癱等,這些并發癥的發生將會有生命危險。
幼兒如果出現中耳炎是話不僅要治療,護理對患兒的寶康復也是十分有幫助的,專家建議大家在給幼兒治療中耳炎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讓幼兒恢復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