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就是一些沒有足月就降臨人世的一下寶寶,這樣就導致寶寶的組織器官還沒來得及發育成熟,其他功能也不是很健全,抵抗力差等問題,這讓很多初為人母的準媽媽很擔心,為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必須依靠后天的喂養。所以只要抓住早產兒2歲前這段寶貴的時間,做到科學喂養、做好日常的悉心護理,早產寶寶照樣可以健康、強壯。那么,早產兒的具體喂養方法是什么呢?
1、吸后再食
早產寶寶對于營養素的需求高于正常寶寶,但這也和早產寶寶的生理特點存在著矛盾。早產寶寶的吸吮能力較差,吞咽反射不敏感,過多、過快的喂養很容易發生嗆奶,對于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寶寶,媽媽要按時用吸奶器吸奶(至少每3小時吸一次),然后將吸出來的奶水再喂給寶寶。
2、母乳最佳
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必須補充足夠的營養,早產寶寶由于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喂養。母乳內含豐富的乳白蛋白,其中的氨基酸能夠促進寶寶生長,且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這些對早產寶寶健康更加可貴。用母乳喂養的早產寶寶,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少,寶寶體重也會逐漸增加。母乳不足,體重低于2000克的早產寶寶需要加鐵強化的配方奶喂食,配方奶中還應特別添加鈣、磷、鈉及維生素。
3、營養補充
早產寶寶還需補充適度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避免因缺乏某種營養物質而發生身體病變。對于寶寶的身體情況,新媽媽每天應做詳細記錄,便于準確分析并及時調整營養結構。
4、少食多餐
早產寶寶的胃容量較小,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過多易導致胃儲留引起溢奶,嚴重時還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調解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之間的矛盾。新媽媽喂寶寶時可以縮短間隔時間,奶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讓寶寶脆弱的消化系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調節。一般體重1500~2000克的早產寶寶一天喂哺12次,每2小時喂一次。2000-2500克體重的寶寶一天喂8次,每3小時喂一次。
溫馨提示:早產兒身體虛弱的原因,必須小心護理。尤其是在喂養方面,更是要多加的呵護。在護理早產兒時,媽媽不能太急躁,細心與精心很重要。多留心觀察孩子的各種變化,予以科學的調理,孩子一定能夠健康成長,在兩周歲之前完全可以趕上正常兒!
【參考文獻:《斯波克育兒經》《早產兒家庭護理全攻略》《嬰幼兒養護宜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