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歲之前大腦仍處于不斷生長發育的階段,可塑性極強,如果對腦癱患兒抓住這個黃金時期進行康復訓練的話,能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運動康復治療。在小兒腦癱的運動康復醫療中,關鍵詞是“運動”:具體就是根據人體在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運動的特點,以及參與人體的各種運動過程中神經、肌肉、關節等運動器官所發揮的具體功能和作用,制定出一系列的訓練方法來促進和強化患者各種運動功能的恢復。換句話說就是怎樣通過各種特殊的運動訓練方法讓患者恢復已經癱瘓的運動功能。它主要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性等運動功能的訓練。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需要對腦癱患兒進行物理治療、語言訓練及視力聽力等方面的訓練。
1、物理治療
物理療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理療,因此關于物理療法我們并不陌生,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所見到的烤電、紅外線照射、溫泉浴等都屬于物理療法。常見的腦癱物理療法主要包括水療、溫熱療法以及神經電刺激等。小兒腦癱的物理療法,不僅需要在專業理療師的指導下尚可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而且還需要特殊的治療場所和理療器械等才能進行。現在有不少的家庭可能都有一種甚至多種理療機械,但千萬不可隨意使用以免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2、語言訓練與矯正
在小兒腦癱的患者中,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功能障礙。而大部分患兒在年齡上又都處于語言形成的初期階段或者語言發展的早期階段。因此要充分利用患者在年齡上的優勢,在語言訓練師的正確指導下及早進行語言功能的強化訓練,以促進患者語言能力的改善和提高。有條件者還可以讓患兒上特殊語言訓練學校來進行強化練習。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還推行使用由電腦來代替患者語言功能的語言替代設備,以便完成患者的語言交流功能。也有人曾專門為語言嚴重障礙的患者,設計了特殊的符號系統,用于輔助表示患者的意思。其目的都是從語言交流功能的角度出發,借助各種各樣的方法使患者在發音有障礙時仍能實現語言的交流功能。
3、視力、聽力以及感覺等方面的訓練矯正
除上述有關患兒運動、語言等方面的功能康復訓練之外,對部分患兒還需要進行視力、聽力以及感覺等方面的訓練和矯正。同時還要針對患者的各種異常的心理狀況以及精神行為進行特殊的訓練和健康教育。這些方法都需要在專門的訓練師指導下進行,因此若患者家長發現患兒存在有這些方面的功能障礙時,就需要到醫院進行就診和咨詢以了解進一步康復治療的方法。
當然,對腦癱患兒的康復治療,除了保證上述康復訓練有效進行,適當時候應配合外科手術及矯形治療。若患兒存在手術指征,則需要在2.5歲至6歲期間接受各類手術以幫助康復更好的進行下去。比如,痙攣型腦癱患兒肌張力過高、肌肉痙攣,可以運用FSPR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跟部分離斷術)科學地切除部分脊神經后跟,以幫助降低肌張力、緩解肌肉痙攣。而手足徐動型患兒則適宜于頸動脈外膜剝脫術。如果患兒在手術之后還存在一些明顯的肢體畸形(如足內外翻、交叉步、踮腳本尖等),還要配合各類矯形治療。當然,術后康復訓練更是重中之重,一定要長期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