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患者需要家長細心周到的呵護才有可能完全康復,由于腦癱大發作會導致孩子的行為、思維、認知和智力發展受到巨大的困擾,因此家長一旦發現新生兒腦癱的發作就需要做好相應的保健措施,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兒腦癱疾病的護理保健措施。
1、語言訓練:家長應多鼓勵腦癱患兒說話,給與表揚,鼓勵患兒發聲的積極性,幫助患兒樹立說話的信心。當患兒發聲時要立即回應,多啟發他表達想說的話,幫助其做好自我思想的表述。
2、肢體功能康復訓練肩關節向上、向后柔和運動,力度以患兒能承受為度,肩關節局部可涂搽紅花油或活絡油。每天50次左右,分3次進行。對上肢屈肌張力高者,采取柔緩按摩,同時用小夾板固定肘關節,每天3~5次,每次20~60分鐘。
3、日常生活能力康復訓練:練習翻身、坐起、站立、平衡、步行,作業治療訓練。內容以患兒能接受、配合為限,循序漸進地進行。每日2次,每次20分鐘,連續進行,可根據腦癱患兒的具體情況增減強度。
4、功能鍛煉:家長應幫助患者加強足尖、足背的功能鍛煉。患兒面對墻壁站立,然后緩慢前趴,直到跟腱處感覺牽拉為止,還可把雙腳尖轉向外側做相同動作。患兒仰臥,俯臥位壓膝整足法,牽踝,搖踝法,達到糾正畸形的目的。也可練習上、下臺階走和跑步車訓練,在運動中牽伸痙攣的肌肉,加大活動范圍,協調步態。
5、飲食營養要合理:提倡母乳喂養,尤其是早產兒及小于胎齡兒。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幼兒補充各種輔食,包括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蛋白質。食物應易消化,高營養。例:牛乳、豆漿、蛋花湯、沖藕粉、果汁、牛肉湯等。
小兒腦癱的飲食要點:
1.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要選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與腦的記憶、思維有密切的關系,牛奶、豆漿、雞蛋、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因維生素A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大腦的發育。維生素B族能提高機體各種代謝功能,增強食欲,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
2.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食、饅頭、粥、粉為主食,過多雜食會影響食欲,造成營養障礙。
3.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和纖維,能保持大便通暢,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爛,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餃子、菜泥、菜湯,教育孩子養成吃蔬菜的習慣。
4.飲食要有定時,一般早、午、晚各進食一次,有條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點心一次,按時進食,可以增加食欲。
6、心理護理:腦性癱瘓病程長,見效慢,患兒家屬易出現焦慮、憂愁,甚至有想放棄治療的心理。積極有效地心理疏導可使其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耐心講解腦癱是可以通過物理治療,康復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適當的措施而達到康復目的。
7、健康教育:指導家屬防止患兒的異常姿勢,并教患兒練習應該完成而沒有完成的動作。例如:翻身,爬行,用手持物,單膝跪立等。定期接種各種疫苗。
8、衛生宣教:指導家屬注意對患兒的保暖,衣服應柔軟舒適。餐具、奶具定期煮沸消毒。大小便后清洗會陰部,防止濕疹,適當戶外活動。
9、加強基礎護理:保持病房安靜清潔,定時開窗通風,定期進行空氣、地面消毒,晨間護理徹底細心,定時巡視病房,尤其夜間后加強巡視,防止兒童墜床、燙傷、自傷、他傷等其它意外事故發生。
溫馨提示:注意腦癱的飲食要富含高度的營養,所以在選擇食物時也要有一定的標準。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要選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與腦的記憶、思維有密切的關系,牛奶、豆漿、雞蛋、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