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是一種嚴重的生活疾病,它新生兒期一般沒有明顯表現,但如果父母注意觀察,有些跡象還是可早期發現的,最為常見和典型的就是痙攣性腦癱,通常表現為手足顫動、關節不靈活、走路不穩、呈機器人步態。專家指出,小兒腦癱是對家庭影響非常大的一種疾病,需要盡快治療,但是由于小兒腦癱的病因非常豐富,因此治療小兒腦癱所需的時間非常的久,所以除了進行小兒腦癱的醫療外,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患者們的護理,那么小兒腦癱的日常護理工作該怎么進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兒腦癱的日常護理
1、衛生宣教:指導家屬注意對患兒的保暖,衣服應柔軟舒適。餐具、奶具定期煮沸消毒。大小便后清洗會陰部,防止濕疹,適當戶外活動是小兒腦癱護理之一。
2、健康教育:小兒腦癱護理包括指導家屬防止患兒的異常姿勢,并教患兒練習應該完成而沒有完成的動作。例如:翻身,爬行,用手持物,單膝跪立等。定期接種各種疫苗。
3、兒腦癱患兒的心理護理:腦性癱瘓病程長,見效慢,患兒家屬易出現焦慮、憂愁,甚至有想放棄治療的心理。積極有效地心理疏導可使其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
4、加強基礎護理:保持病房安靜清潔,定時開窗通風,定期進行空氣、地面消毒,晨間護理徹底細心,定時巡視病房,尤其夜間后加強巡視,防止小兒墜床、燙傷、自傷、他傷等其它意外事故發生也是小兒腦癱護理辦法。
5、日常生活護理: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維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動,如進食、更衣、洗漱、入廁等。腦癱兒患兒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對其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及訓練。更衣時應注意患兒的體位,通常坐著脫衣較為方便。為患兒選擇穿脫方便的衣服,更衣時一般病重側肢體先穿、后脫。要注意培養患兒獨立更衣能力。根據患兒年齡進行衛生梳洗訓練,養成定時大小便習慣。隨年齡增長教會患兒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預示,學會使用手紙、穿脫褲子的動作等。
6、功能訓練:小兒腦癱兒病人大腦病損是靜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經功能缺陷并非永遠固定不變。如不早期進行恰當治療,異常姿勢和運動模式會固定下來,同時還會造成肌腱攣縮,骨、關節畸形,進而加重了智力障礙。嬰幼兒腦組織可塑性大、代償能力強,若康復治療措施恰當,可獲最佳效果。
7、皮膚護理:在腦癱兒的護理中,不能讓腦癱兒患兒長時間臥床,側臥位適合各種小兒腦癱兒,護理人員常幫助患兒翻身,白天盡量減少臥床時間。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膚清潔,防止褥瘡發生或繼發其他感染。
小兒腦癱的日常護理工作該怎么進行?專家解釋說,對腦癱的日常護理應根據不同年齡、程度的兒童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預方案,盡量運用協助并逐步減少協助.真正發展腦癱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算是對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的一種方法。另外腦癱兒童坐位或立位平衡能力較差.在坐或矗位時容易前后或側方向傾倒,故在此位置穿脫收物時,避免對他的頭和臂加向下的壓力,可以對其脊柱或髖帶進行適度控制,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