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是應用化學藥物對機體組織內“病原體”(病原微生物、寄生蟲、腫瘤)所致疾病進行治療簡稱化療。在對骨與軟組織惡性腫瘤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化學治療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化學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機體正常細胞也有殺傷作用,對重要臟器有一定毒性,對免疫系統產生抑制,因此,認識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加強護理工作,則是面臨的問題。現以骨肉瘤為代表將特殊護理問題中的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1. 有口腔粘膜潰瘍的可能
保持口腔清潔,每日早晚服軟毛刷各刷牙1次,飯后漱口。滴注MTX(甲氨喋呤)時,用甲酰四氫葉酸鈣(CF)100ml+生理鹽水250ml配成的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潰瘍。飲食忌辛辣,過冷,過熱,過粗,忌煙;對嚴重口腔潰瘍者,因疼痛難以進食,在進餐前用0.3%地卡因合劑口腔噴霧止痛;并發霉菌感染,可用3%碳酸氫鈉漱口,涂以制霉菌素。
2. 有腎功能損害的可能
化療期間每日清晨留尿標本,檢查腎功能,測尿PH值。保持PH6.5~7。注意尿量、顏色和性質;在化療前及化療期間保持水化和尿液堿化。鼓勵病人多飲水,使尿液保持在2500ml/d以上。滴注MTX后6h開始解救治療,給予肌注CF(甲酰四氫葉酸鈣);滴注IFO(異環磷酰胺)時,保持入量2500ml,以避免出血性膀胱炎,分別在0、4、8h給予美司納400~600mg小壺滴注;化療期間避免使用其他損害腎臟的藥物,如氨基苷類藥物。
3. 有心肌損害的可能
阿霉素對心肌有損害作用,滴注時,應加強巡視,給予低流量吸氧,注意病人有無胸悶,憋氣并監測心電圖。
4. 脫發
脫發影響病人形體外觀的美感,容易產生自卑,特別是年輕人,因此護理人員要關心理解病人,注意使用保護性語言,減少對病人的不良刺激,經濟條件許可時可配戴假發。讓病人知道一般停藥6~8周后,頭發會逐漸長出,且更黑,更好。同時在給藥前10min至用藥完成后30min后,頭部用冰袋冷敷,使頭皮溫度降至15℃,以減少頭皮組織的血液灌注,如果頭皮麻木或全身發冷,寒戰時應及時停止。
5. 有造成局部組織損害的可能
由于化療藥物有強烈的刺激性,一旦穿刺部位滲漏,可造成局部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害。(1)根據醫囑,認真查對,并做到現用現配,聯合用藥時要根據藥物的性質,排出先后順序,有些藥物見光易分散(MTX)要注意避光,同時注意輸液速度,MTX要求20~40滴/min,2~3h輸完。(2)提高穿刺技術,保護好靜脈,有計劃的從遠端開始使用,選擇合適靜脈,不要在24h內扎過的靜脈下方穿刺,以防滲出,也不要在皮下反復找靜脈,防止損傷。(3)輸液速度一般不大于5ml/min,輸液速度過快時藥物對血管壁壓力增大容易造成藥液外滲。(4)靜脈給藥時,先輸入50ml生理鹽水,確認針頭在血管內方可給藥;輸藥后再給予生理鹽水沖洗,以稀釋血管中的藥物濃度,減少局部血管的刺激;拔針時注意保護靜脈,按壓3~5min。(5)若發現藥物外滲或病人自述有燒灼樣疼痛時,應停止給藥。在無菌操作下,利用原針頭接注射器進行多方向穿刺抽吸,盡可能將滲出液吸出,然后用5%的碳酸氫鈉或硫代硫酸鈉局部封閉,冷敷 24h,使局部血管收縮,減緩藥液的擴散。切忌熱敷,以免加重組織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