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發熱,產科病癥之一
出《醫學綱目》。表現為產婦分娩后持續發熱,或突然高熱,并伴有其他癥狀。常見的為外感、血虛、血瘀、食滯、感染邪毒等因素引發。產褥期(坐月子)內,出現發熱持續不退,或突然高熱寒戰,并伴有其他癥狀者,稱“產后發熱”。
本病發于產褥期內,尤以新產后為多見。若因產時過度疲勞,陰血驟虛,產后之初,出現輕微低熱,且不伴有其它癥狀,一天以內不治而退者,不作病論。
本病臨床有虛實之分,虛證一般發熱不甚高,多為低熱。若發熱寒戰,伴小腹疼痛拒按,惡露臭穢,甚見高熱神昏驚厥者,多為邪毒侵襲,此屬產后危重證之一,當予特別重視,若寒戰時作,惡露量少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者,多為瘀血阻滯;若發熱惡寒,肢體酸疼,咳嗽清涕者,為外感發熱;若季節炎熱,身熱汗多,心煩口干,倦怠乏力者,多為中暑發熱;若見低熱起伏,午后較甚,自汗盜者,多為營陰虧虛;若見低熱自汗,頭暈乏力者,多為氣虛發熱。
治療時,應顧及產后多虛多瘀的情狀,治以調氣血,和營衛為主,不可過于發表攻里。宜隨機應變,辯證施治,勿犯虛虛實實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