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于胃癌患者的日常護理問題上,除了要對于患者進行藥物飲食的護理外,患者的心理護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下面對于此點,詳細的介紹一下:
對于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狀態。不少惡性腫瘤病人有過長期不正常的情緒狀態,尤其是過度緊張和過度憂郁的歷史。惡性腫瘤本身,又可作為一種惡性剌激,對病人產生嚴重的心理影響。胃癌也是如此,面對癌癥的威脅,病人要經過一個對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療的復雜心理適應過程。護士通過為病人提供關于胃癌的治療信息,并且運用交流技巧,給病人以心理支持,有利于病人對這一緊張狀態的調整和適應。應早期發現這種病態心理,予以心理咨詢或藥物治療。抑郁的表現為一種充滿悲傷的感覺,是對周圍環境的抗拒。嚴重的抑郁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并且無法從過去感興趣的活動中得到愉快,感到這些活動對將來的痛苦和死亡已不重要。對胃癌無望的情緒可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產生自殺意圖。自殺常見于嚴重抑郁的病人,應警惕發生意外。在抑郁的病人看來,世界是凄涼的,自己軟弱無力,責怪自己患病,或反復講述自己過去的言行,產生有罪感或自責感。抑郁的心理變化又與疾病的癥狀互相交錯相互影響,致使病人的食欲明顯減退,體重下降。
醫務人員應認識病人這種絕望的心理失調反應,需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和精神上的支持,使病人在一種同情的氣氛下說出自己的感覺,隨后給予具體幫助,包括行為療法,如放松訓練,教會病人監測自己的負性情緒,樹立一種斗爭精神。必要時,需配合抗抑郁藥物治療。 首先應在醫護人員中樹立癌癥可治的信心。臨床上常見帶癌生存的病例,同樣可以過正常生活。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放棄對病人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控制腫瘤的發展,減輕病人的痛苦,并以自己的飽滿情緒來感染病人。 堅強的意志可增強病人對各種不適的耐受,精心護理和精湛的技術,可消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增加病人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這是做好腫瘤病人心理護理的基礎。
胃癌患者心理上的護理是極其重要的由此可見。希望上述關于胃癌患者心理護理方面的問題能夠給廣大患者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