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的護理方法怎么選擇?身體任何部位運動的感覺或功能完全或部分喪失都是癱瘓,引起癱瘓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人身意外之外,還有遺傳或者病變等原因。癱瘓的護理方法怎么選擇成為患者家屬們關心的重點。
癱瘓的護理方法怎么選擇?
1.預防感染:癱瘓病人由于行動不便,臥床時間長,戶外活動少,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發生上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瘡等。要鼓勵病人積極進行床上上肢運動。如利用啞鈴、拉力器、床上拉手等進行鍛煉。并應盡早坐輪椅參加戶外活動,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感染機會。
2.飲食護理:癱瘓病人由于肛門括約肌不協調,加之長期臥床,腸蠕動減慢,常發生便秘。所以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節。患者應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不能依賴緩瀉劑和肛門栓劑。另外還要注意飲食衛生及營養,防止暴飲暴食,避免因飲食不當而導致腹瀉。因為癱瘓病人對大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動不便,一旦發生腹瀉,會給病人及家屬造成很多麻煩。
3.皮膚護理:癱瘓病人由于癱瘓平面以下皮膚感覺喪失,神經營養功能差,極易發生褥瘡。因此定時進行翻身及皮膚按摩非常重要。要鼓勵病人自己定時按摩受壓部位皮膚,練習自己搬動下肢翻身、床上坐起及用雙手撐起軀干,抬起臀部,減少局部受壓。
4.功能鍛煉:由于病人癱瘓平面以下軀體運動功能喪失,易發生肌肉萎縮、關節強直或屈曲攣縮、足下垂等。不但要幫助患者經常進行肢體被動運動,還要保持關節的功能位置,如踝關節保持在90度左右,防止下垂。并根據康復的要求及病人的情況、興趣,逐漸加大訓練強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經系統的協調訓練。鍛煉病人不依靠陪護,獨立完成翻身。
5.安全護理:癱瘓病人皮膚感覺喪失,行動不便,平時不但要防止燙傷、跌傷、碰傷等意外傷害,還要預防自傷、自殺等發生。在無人護理時,各種用具要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要牢靠。病人自己也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并自覺調節心理情緒。
癱瘓的護理方法怎么選擇?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癱瘓的護理問題是一個存在的巨大問題,希望各位患者都能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