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傷風的臨床表現
破傷風的潛伏期平均為6~10日,亦有短于24小時或長達20~30日,甚至數月,或僅在摘除存留體內多年的異物如子彈頭或彈片后,才發生破傷風。新生兒破傷風一般在斷臍帶后7月左右發病,故俗稱“七日風”。一般來說,潛伏期或前驅癥狀持續時間越短,癥狀越嚴重,死亡率越高。
病人先有乏力、頭暈、頭痛、咬肌緊張酸脹、煩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驅癥狀。這些前驅癥狀一般持續12~24小時,接著出現典型的肌強烈收縮,最初是咬肌,以后順次為面肌、頸項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間肌。病人開始感到咀嚼不便,張口困難,隨后有牙關緊閉,面部表情肌群呈陣發性痙攣,使病人具有獨特的“苦笑”表情。頸項肌痙攣時,出現頸項強直,頭略向后仰,不能做點頭動作。背腹肌同時收縮,但背肌力量較強,以致腰部前凸,頭及足后屈,形成背弓,稱為“角弓反張”狀。四肢肌收縮時,因屈肌經伸肌有力,肢體可出現屈膝、彎肘、半握拳等姿態。在持續緊張收縮的基礎上,任何輕微刺激,如光線、聲響、震動或觸碰病人身體,均能誘發全身肌群的痙攣和抽搐。每次發作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病人面色紫紺,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頭頻頻后仰,四肢抽搐不止,全身大汗淋漓,非常痛苦。發作的間歇期間,疼痛稍減,但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強烈的肌痙攣,有時可使肌斷裂,甚至發生骨折。膀胱手括約肌痙攣又可引起尿潴留。持續性呼吸肌群和膈肌痙攣,可以造成呼吸停止,以致病人死亡。疾病期間,病人神志始終清楚,一般無高熱。高熱的出現往往提示有肺炎的發生。病程一般為3~4周。自第二周后,隨病程的延長,癥狀逐漸減輕。但在痊愈后的一個較長時間內,某些肌群有時仍有緊張和反射亢進的現象。
二、破傷風的并發癥
主要為肺炎,肺不張,肺水腫,其他可有脊椎壓縮性骨折,肌肉持續收縮而致的運動功能障礙,也可發生褥瘡,敗血癥,尿潴留和呼吸停止等。
① 窒息
由于喉頭,呼吸肌持續性痙攣和粘痰堵塞氣管所致。
② 肺部感染
喉頭痙攣,呼吸道不暢,支氣管分泌物郁積,不能經常翻身等,都是導致肺炎,肺不張的原因。
③ 酸中毒
呼吸不暢,換氣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強烈收縮,禁食后體內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謝產物增加,造成代謝性酸中毒。
④ 循環衰竭
由于缺氧,中毒,可發生心動過速,時間過長后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