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震蕩是頭部受外力打擊后大腦發生一時性功能障礙。常見的癥狀是頭部受傷后,即刻發生一時性的神志恍惚或意識喪失,時間持續數秒至二、三十分鐘不等,清醒后恢復正常,但對受傷時的情況及經過記憶不清。此外,還出現頭痛、頭暈及惡心、嘔吐等。
一、腦震蕩的護理原則及護理方法
1.CT檢查平掃及增強掃描均應為陰性,但臨床上發生骨少數病人首次CT掃描陰性,而于連續動態觀察中出現遲發性顱內繼發病變,應予注意。
意識恢復之后,病人常有頭疼、惡心、嘔吐、眩暈、畏光及乏力等癥狀,同時,往往伴有明顯的近事遺忘(逆行性遺忘)現象,即對受傷前后的經過不能回憶。腦震蕩的程度愈重、原發昏迷時間愈長,其近事遺忘的現象也愈顯著,但對過去的舊記憶并無損害。
腦震蕩恢復期病人常有頭昏、頭疼、惡心、嘔吐、耳鳴、失眠等癥狀,一般多在數周至數月逐漸消失,但亦有部分病人存在長期頭昏、頭疼、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等癥狀,其中有部分是屬于恢復期癥狀,若逾時3~6月仍無明顯好轉時,除考慮是否有精神因素之外,還應詳加檢查、分析,有無遲發性損害存在,切勿用“腦震蕩后遺癥”一言以蔽之,反而增加病人的精神負擔。
2.中醫穴位護理:穴位:合谷 列缺 風池足三里
操作步驟: 瀉合谷,補列缺、風池、足三里等穴,并加經絡循按、頭部推運、背部循壓等手法。
點穴次序:先點四肢部穴位,手法宜輕而緩,再點頭部穴位,更須用輕手法。
在排除腦部器質性病變后,就需要向病人做耐心的解釋工作,說明腦震蕩引起的頭痛的恢復時間可有長短之分,但最終是可以治愈的,不會影響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
3.要鼓勵病人對疾病有正確認識 ,多加安慰,消除其顧慮。受傷后,必須絕對臥床休息 5~ 7天 (平臥、頭部稍墊高 ) ,盡可能少動 ,要閉目養神。
二、腦震蕩是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后,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發生機理至今仍有許多爭論。
腦震蕩的飲食調治如下
1.脂肪,低膽固醇奶。顱腦損傷伴有高血壓、高脂血、冠心病及腦出血、腦血栓時,宜食用脫脂牛奶,豆漿,代乳粉,油炒面面粉,植物油,蔗糖,補以適量的菜汁及食鹽。
2.含磷和卵磷脂的食物。如魚、蛋類等,伴有腦水腫時可多供給此類食物。
3.食療方:①木耳,加水燉爛,加白糖少許食用。適用于陰虛者。②燕窩適量,加水燉爛,加白糖少許服用。③豬腦1個,天麻,共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燉1小時成羹狀,撈去藥渣。
飲食禁忌
1.興奮性飲食。如酒、咖啡、濃茶等應忌用。
2.生冷、寒涼食物。如冷飲、綠豆、黃瓜、冬瓜、芹菜、荸薺等應忌食。
3.油膩食物。食后可使脾胃運化失常,導致病情加重,故應忌食。
4.辣食物。如辣椒、辣油、芥末、韭菜等應忌食。